求人辦事,利用“得寸進尺效應”,更容易成功!

求人辦事,利用“得寸進尺效應”,更容易成功!

社交口才訓練營

巧妙地運用登門檻效應是很重要、很實用的說話技巧。

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這種現象,猶如登門坎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心理學家認為,在一般情況下,人們都不願接受較高較難的要求,因為它費時費力又難以成功,相反,人們卻樂於接受較小的、較易完成的要求,在實現了較小的要求後,人們才慢慢地接受較大的要求,這就是“登門坎效應”對人的影響。

心理學家查爾迪尼在1975年為慈善機構募捐時,只不過多說了一句“哪怕是一分錢也好”的話,便多募捐到一倍的錢物。查爾迪尼這樣分析說:“對人們提出一個非常簡單的要求時,人們難以拒絕,因為他們害怕別人覺得自己不通人情;當人們接受了這個簡單的要求之後,再提出一個比較高的要求,人們一般會更易接受。這是因為,只要你接受了別人一個微不足道的請求後,對於更大的請求便不會覺得有多困難或不好意思再拒絕別人的請求。”

1966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德曼和弗雷瑟作了一個實驗,該實驗名為“無壓力的屈從:登門檻技術”,它極具說服力地證明了登門檻效應的存在。兩位心理學家讓自己的助手隨機去訪問一組家庭主婦,請求她們把一個廣告牌掛在自己家的窗戶上,基本上每位家庭主婦都同意了這個小小的要求。不久之後,他們又一次訪問了這組家庭主婦,並請她們將一個大而不太美觀的廣告牌放在自家院子中,結果其中有一多半的人都答應了這個請求。與此同時,他們還讓助手去隨機訪問另外一組家庭主婦,直接提出把大而不太美觀的廣告牌放在她們的院子中,結果僅有不到20%的家庭主婦同意了這個請求。

求人辦事,利用“得寸進尺效應”,更容易成功!

社交口才訓練營

運用登門檻效應的案例1:

女記者帕蘭要去採訪一位很有地位的重要人物,想請他就海洋動物保護問題發表15分鐘的廣播講話。但這位重要人物非常忙,如果知道採訪要佔用他15分鐘的時間,很可能就會拒絕。於是帕蘭決定運用登門檻效應的說話技巧。

她先打了個電話:“在百忙中打擾您很過意不去,我們想請您就海洋動物保護問題談談看法,大概只要3分鐘就夠了。聽說您每天下午4點都要到戶外散步。如果可能,我想是不是可以在今天下午的這個時候去拜訪您。”

結果帕蘭的3分鐘(而且是在對方散步時進行)小要求被接受了,帕蘭如約前往,採訪於當日下午4時準時開始。當帕蘭從這位重要人物的私宅出來時,時間過去了整整20分鐘,也就是說,這位重要人物破例和帕蘭談了20分鐘,而對帕蘭來說,把20分鐘採訪編製成15分鐘廣播講話,材料已足夠了。

求人辦事,利用“得寸進尺效應”,更容易成功!

社交口才訓練營

運用登門檻效應的案例2:

妻子對丈夫說:“既然在家中無事,不如我們去外面逛逛吧。”丈夫很爽快的答應了,妻子有意把丈夫往家居市場方向帶,要過家居市場時,妻子說:“不如進去隨便看看吧?”

丈夫答應了,來到家居市場,妻子發現一款書桌不錯,就對丈夫說:“你看這個書桌,最適合你放電腦和書了,還可以當我的梳妝檯,買了吧?”丈夫略加思索,說:“買”。

正在丈夫付錢的時候,妻子發現一個衣櫥不錯,於是把丈夫叫到身邊,說:“你看這個衣櫥,確實不錯啊,才300元,很實惠吧?”

丈夫趕緊說:“不用不用,買個幾十塊錢的簡易衣櫥湊合著用就可以了。”

妻子:“有這麼好的桌子,配個破衣櫥合適嗎?”

丈夫一想也是,既然桌子都買了,再買個衣櫥又有什麼呢?於是爽快的說:“買”

求人辦事,利用“得寸進尺效應”,更容易成功!

社交口才訓練營

登門檻效應是一個可以廣泛運用的心理學效應,只要能靈活運用,無論身處什麼地位,都能產生積極的效果,這實際上是一種迂迴策略的體現,現實生活中,無論是進行商業談判,還是讓部下服從自己,或是想說服別人,或者是想求人幫助自己做某事,運用登門檻效應的說話技巧都能發揮重要作用。

朋友們看了這篇文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