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健、蟻力神、中華鱉精……保健神藥總是農村包圍城市

125年前出生的一位現象級人物,在他創業早期,曾提出了一個膾炙人口的革命發展戰略——農村包圍城市。

此後的六七十年裡,一大批忠於他的人,將這一戰略靈活運用在各行各業,其中就有保健品行業。

但是,再偉大的戰略,也禁不起謊言與欺詐的磨練。12月26日,保健品行業大拿、號稱百億的權健,因一篇文章而翻車了!

而看待百億權健的人們,也如當年的執政者——原本不放在眼裡的物種,竟然裹挾著廣大的農村市場,做強做大的如此地步。

有人說,農村包圍城市,就是一部商業史,至少對於以權健為代表的保健品行業而言,農村包圍城市是發家的黃金指南。

到農村去,到農村去,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這是任正非當年為華為產品宣傳則印下的口號。但真正將這一口號變現的,卻是保健品行業。


權健、蟻力神、中華鱉精……保健神藥總是農村包圍城市


如果說,宗慶後以“娃哈哈營養液”開啟了中國保健品行業的大門,那麼從農村包圍城市的要數“三株口服液”。

1994年,“三株口服液”在山東濟南問世。三株集團在產品宣傳上傾盡全力,不僅在電視臺大量投放“有病治病、無病保健”的廣告,同時選擇“農村路線”,即在全國各地縣鄉一級的樓房牆面刷廣告,國道、縣道及鐵道旁磚牆上藍白的三株標誌十分顯眼。

低成本、高數量、大面積廣告投放方式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許多國內成功的保健品入市初期都將廣告投入設定在30%-60%之間。

強勁的宣傳獲得了豐厚的回報。1996年底,三株集團銷售額從1994年的1億,一躍達80億,農村市場佔到總額的60%。


權健、蟻力神、中華鱉精……保健神藥總是農村包圍城市


這樣的利潤,讓欠下鉅債的史玉柱,心裡癢癢。1997年,他扔下蓋不起來了的巨人大廈,帶著核心隊伍去了江蘇二次創業,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眼光,將發家之地瞄準在江蘇省江陰市。

先免費送腦白金,砸了十多萬之後,再親自寫廣告,寫完後讓同事天天去村子裡跟老頭老太太聊,得知農村父母渴望保健品但又不捨得自己買的心態,於是腦白金著名的廣告語就敲定了: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還收腦白金。

這種令人翻白眼的文案,讓腦白金一下子就火了。在江陰大獲成功後,史玉柱將其複製到全國市場。1998年底,腦白金拿下了全國1/3的市場;到了1999年底,腦白金已經在全國鋪天蓋地;2000年,腦白金創下保健品裡銷售額13億元的記錄。“全國首負”史玉柱再次逆襲成功。

更讓外界想不到的是,手持《毛選》的史玉柱,將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爐火純青地運用在其後的網遊業務之上。

1987年至1996年這十年中,全國保健食品廠家迅速激增到三千多家。太陽神、紅桃K、昂立一號、巨人集團的“腦黃金”等品牌,都在這個階段經歷了瘋狂擴張。

也就在三株口服液到腦白金髮家的這些年,全國保健食品廠家迅速激增到三千多家。太陽神、紅桃K、昂立一號、巨人集團的“腦黃金”等品牌,都遵循這一套路實現了瘋狂的擴張。

也就在農村市場賺的滿缽滿盆之後,為了進一步擴張,這些保健品企業,開始在城市投放廣告、開拓老年人市場,甚至為了贏得品牌的公信力,不惜重金在中央級媒體上刊發宣傳廣告。

但是問題也隨之出現,1995年起,關於三株口服液“虛假廣告”質疑逐漸出現。後在常德中級法院陳伯順老人服用三株口服液死亡一案中,一審判決三株公司敗訴。

此後,“中華鱉精”這個風靡一時的神藥被戲稱為“一隻王八養活一個廠”後,公眾信任度一落千丈,保健食品行業進入低谷期。

這一低迷持續到了2005年7月1日,當時的國家食藥監局制定新的《保健食品註冊管理辦法》,保健食品的批准文號終身制不再存在,再註冊與退出機制使國家對保健食品的管理由被動變為主動。

儘管此後的法律不斷加強對保健品的監管,但擅長農村包圍城市戰略的保健品創業者們,同樣擅長鑽空子,也即是那位現象級人物提出的另一個軍事戰略,游擊戰。

游擊戰的核心,講究的是無邊界創新。用電視劇《亮劍》李雲龍的臺詞,就是打悶棍、綁票這些都沒關係,槍聲一響,就要有收穫。於是,這些保健品創業者在面對日趨加強的監管,也不斷開拓者他們踐行農村包圍城市的思路。

當他們傳統的廣告轟炸營銷模式變現能力降低後,他們也改變了思路。

有些,走上了體驗營銷的模式,比如生髮類、風溼類的產品;

有些開啟了會議營銷模式,不斷邀請老年人參加各種會議,邀請各種專家背書;

有些走上了直銷模式,就像權健,人帶人、親戚帶親戚,以制度化、科學化、信息化和系統化管理,將銷售網和人力資源網組合在一起,快速實現了百億目標。 


權健、蟻力神、中華鱉精……保健神藥總是農村包圍城市


當然更多的,以人海戰術走服務營銷模式。服務的本質就是真心實意的把顧客當人看,真正的把顧客當做是朋友、親人、同事、事業的支持者等角色。而這些人,將服務對象選擇為空巢老年人,自己扮演起孝子的角色,對老人們噓寒問暖,關心老人的疾病,通過親切的交流獲取老年人的信任後,再適時推銷保健品。子女常年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極易中招,陷入“親情陷阱”。

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在被一種所謂的“延年益壽”走健康之路的保健產品所欺騙,因此,各式各樣的保健品就出現在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其中也有被騙的傾家蕩產,甚至與子女斷絕關係的。

甚至,這都多次驚動了中央媒體。據《人民日報》報道:“目前在中國,所有保健品都是騙人的,沒有例外”。

在沒有例外的常識面前,已經成功實現農村包圍城市的權健,縱然百般狡辯,都無法改變已成眾矢之的的局面。

2年7起意外事故訴訟 2人死亡,不是一本其董事長束昱輝親自作序的書《生命的代價,民間秘方瑰寶鑄就當代神醫》就能改變的。

俗話說的好,玩火者,必自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