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推進“七大工程” 年底前全面消除劣V類水

記者昨(3月12日)從溫州市治水辦獲悉,《溫州市劣Ⅴ類水剿滅行動方案》已於日前下發,我市劣Ⅴ類水剿滅行動已進入全面攻堅階段。方案明確,我市將通過推進“七大工程”確保今年6月底前消除省、市控劣Ⅴ類水質斷面,年底前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

全面消除劣V類水質斷面是2017年浙江十大民生實事之一。去年底,省政府下發《浙江省劣V類水剿滅行動方案》,將截汙納管、河道清淤、工業整治、農業農村面源治理、排放口整治、生態配水與修復等作為完成任務的“六大工程”。

此次我市發佈的方案,將沿河“大拆大整”也納入其中,變“六大工程”為“七大工程”。另外,方案還制定相應時間節點,全面推進剿滅劣Ⅴ類水質斷面,包括具體措施的完成時間、責任單位、責任人等。

市治水辦透露,目前我市20個縣控以上劣V類水質斷面中,以氨氮、總磷等汙染為主,這主要與生活汙水直排水體有關。另外,如氟化物等汙染,主要與當地工業產業有關,以龍灣、經開區等地為主。市治水辦每月將通過媒體公佈這些劣V類斷面整治進度,並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溫都記者朱斌

沿河“大拆大整”工程:將集中開展違法建築大排查、大拆除、大創建。沿河各類汙水直排、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涉水違建,應一律“即查即拆”,其他各類違建、構築物依法分期分批拆除,應拆盡拆,2017年6月底前全面處置到位。2017年底前基本實現市區城中村改造“三年計劃兩年完成”,拆除違建1400萬平方米以上。

全面完成“四無”生產經營單位整治,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全面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在2017年6月底前整治完畢。

河道清淤工程:全年完成清汙1000萬立方米以上,其中劣Ⅴ類水質斷面所在區域河道要於4月15日前完成清淤,7月15日前基本完成全年清淤工作。

截汙納管工程:全市要加強城鎮汙水處理能力和配套管網建設,全力提升城鎮汙水處理水平。今年我市要完成縣以上城市汙水處理率達到92%,全面完成市區98個截汙納管工程。

今年年底前,完成西片汙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投運,中心片汙水處理廠遷擴建工程基本建成主體等,除此之外,還要完成17座城鎮汙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任務。

工業汙染整治工程:對於線路板、移膜革等新一輪七大重汙染行業整治,確保6月底前,所有列入原地整治提升計劃的企業全部完成整治,逾期一律停業、關閉。年底前所有列入關停淘汰計劃的企業一律停產、關閉。大力開展金屬表面處理等對水環境影響較大的落後企業、作坊的專項整治,全市完成整治150家。

加快小微園企業創業園建設,爭取年底前開工建設3010畝。所有工業集聚區要建成汙水集中處理設施,並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

農業農村面源治理工程:今年我市還將大力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嚴格執行禁限養區制度。全市500頭以上養殖場以及劣V類區域存欄50頭以上養殖場納入在線智能化防控平臺。另外,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集成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等化肥減量技術與模式。今年全市化肥減量1700噸,全市消除劣V類水區域實行重點農田的氮磷監測。

排汙口整治工程:對全市在冊的61840個入河排汙(水)口依法整治,規劃入河排汙口設置。全市加強入河排汙口設置審核,對符合法律法規的,公佈入河排汙口信息。

全面清理非法設置、設置不合理、經整治後仍無法達標排放的排汙口。對偷設、私設的排汙口、暗管,一律封堵,2017年5月底前完成。

生態配水與修復工程:按照引得進、流得動、排得出的要求,大力實施引水、調水工程,增強水體流動性,提高水體自淨能力,構建良好的水生態系統。2017年全市要在確保完成生態調水2億立方米任務的基礎上,爭取完成3億立方米調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