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過年走親戚,為什麼有些人放下禮品不吃飯就走了?

又快過春節了,現在農村春節走親戚和原來大相經庭,記得在八九十年代時,那時候走親戚,孩子們都慌著去,從正月初二能走到正月十五,基本上沾親帶故的都要走一遍,每到一家親戚家都要吃飯喝酒,過去的那種狀況,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已經逐漸發生了變化。

在農村過年走親戚,為什麼有些人放下禮品不吃飯就走了?


現在過年走親戚感覺到大家都有一種應付的感覺,只是為了走親戚而走親戚,不走吧,好像有些過意不去,去吧,又有些牽強,於是乎才形成了這種放下禮品就走的情形。原來的農村家庭都比較貧困,走親戚無非也都是自己家做的饅頭,點心什麼的,吃完飯親戚家還不能把全部的把禮品都收下,臨走還會互相謙讓一下。

在農村過年走親戚,為什麼有些人放下禮品不吃飯就走了?


現在走親戚都是拿著現成的禮品盒子,直接放在那裡就行了,也不需要過多的謙讓。過去的農村除了農活之外沒有別的事可做,親戚聚在一起就是談一些農事,大家的生活條件也都相差無幾。現在的農民並不單純的就是種地了,各自的工作或者是生活環境也不相同了,生活條件也出現了差異化,有時候聚在一起,沒有共同的語言,更多的時候還都有各自的工作要忙,但是過去的老傳統習俗又不能一下子擱置,所以也就有了這種匆匆忙忙走親戚的形式主義。

在農村過年走親戚,為什麼有些人放下禮品不吃飯就走了?


現在的農村老年人基本上都是單獨分居生活,走親戚的時候又大多是到一些老人家去,看到老人的生活環境和條件,也不忍心讓老人忙活做飯,於是乎,也就放下禮品,說會話就走了。總而言之,現在的人都忙了,沒有過去農村那種更加悠閒的生活環境,為了生活也都需要四處的奔波,春節一過,大家又都匆匆忙忙的走上了工作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