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成交破6000億元,A股牛市真的來了嗎?

单日成交破6000亿元,A股牛市真的来了吗?

浙江杭州民眾在股市數據顯示屏前瞭解大盤走勢。(圖片來源:中新社)

【綜合】19日,大陸某大型券商拋出“當期位置就是A股牛市起點”的觀點,引發市場熱議。

《中國證券報》報道,的確,近期A股有點火,春節後的7個交易日,上證綜指累計上漲5.25%,創業板指數上漲10.59%。

19日,A股三大股指漲跌互現,其中上證綜指上漲0.05%,收報2755.65點;深圳成指下跌0.07%,收報8440.87點;創業板指下跌0.53%,收報1406.04點。

19日,兩市合計成交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達到6058億元,創下2018年3月以來新高。

“歷次出現成交額擴張速度高於市場存量增加速度時,市場潛在風險會相應增大。”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許俊表示,此前市場交易情緒一直較為溫和。春節之後市場交易情緒逐漸升溫,市場成交額以及換手率大幅上升。交易情緒升高需要更強的資金流入來支撐,而資金的流入正處於節後慣性迴流中,幅度上要慢於成交額的擴張。

以滬市為例,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幾次反彈中,當成交金額達到2000億元之後,後續往往難以為繼。2018年7月24日滬市成交金額為2287億元,之後開始持續回調。2018年10月中旬始於2449點的反彈,期間成交金額最高達到2079億元。當然市場對量能要求並非一成不變,且當下市場環境與之前也有較大變化。

許俊進一步表示,節後反彈是北上資金與兩融資金共振,疊加春節後存量資金迴流共同驅動,季節性效應越往後影響越弱。目前市場還未出現趨勢性的增量,而市場交易情緒已經偏熱,前期低迷的風險偏好修復已較充分。

華鑫證券策略分析師嚴凱文表示,短期由於指數上漲過快,後期倘若量能無法持續,後市或有一定波動。

一市場人士表示,當前對於牛市問題,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投資者“心動”。其實不管牛市來不來,不斷上漲就是最大的利好。

對於近期A股行情,市場更多定義為超預期的春季躁動。“躁動”的誘因來自整體估值處歷史底部、短期基本面數據真空、無風險利率快速下行以及強政策預期等方面。

“超預期”則來自修復行情主邏輯得到強化。國都證券策略分析師肖世俊表示,這主要體現在,寬貨幣寬信用效果逐見成效、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正加快推進落實、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趨於寬鬆等。

財通證券分析師馬濤表示,“這波行情主要還是由流動性推動”,短期基本面數據真空,外資持續流入+央行超預期降準推動了最初的上漲,後期機構和散戶增量資金的湧入使得行情進一步的延續,流動性已經成短期市場上漲的主要推動力。

拋開“牛市論”,下一階段A股將如何運行?

聯訊證券指出,未來行情演進大致有三個層次:小級別阻力2700點區域;中級別阻力2900點區域;大級別趨勢性阻力3000-3250點區域。從技術角度看,滬指突破了前期反彈的阻力位2703點,意味著一年多來真正意義的右側機會首次出現,社融拐點後也會增加了整個市場的信心,市場正準備向中級別阻力區域邁進。

“2月底至3月初第二波春季躁動或將進入階段性調整。”華泰證券策略分析師曾巖表示。

馬濤表示,未來市場的上漲行情更多可能是脈衝式的。在增量資金的持續湧入下,市場的預期可能會變的比較樂觀,在缺乏基本面證偽的情況下,市場的上漲行情有望延續。“未來市場的節奏可能是:增量資金大幅進入推動市場快速拉昇,然後大幅波動進行調整,靜待基本面情況。如果基本面沒有證偽行情,那麼增量資金有望進一步湧入,從而推動股市進一步上漲。”

鏈接: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飛漲 10餘股漲停

受益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落地,19日,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強勢拉昇,基建、港口物流、金融、地產等多個板塊集體漲停。

北京《新京報》報道,同花順官網數據顯示,截至19日A股收盤,粵港澳大灣區板塊漲幅3.35%;上漲股票47只,下跌股票12只,粵泰股份領漲;成交量1841.1萬手,成交額148.4億元(人民幣,下同);板塊漲跌幅排名位列全部板塊中的第二,僅次於廣州自貿區。

從個股來看,19日早盤開盤後一小時內,粵泰股份、深天地A、鹽田港、珠海港、驊威文化、珠江實業、穗恆運A、高樂股份、粵水電、德豪潤達、招商蛇口、南山控股、兆馳股份、香江控股、賽摩電氣、長園集團、萬家樂等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就強勢漲停。

雖然有部分股票在早盤漲停後回調,截至收盤,仍有10餘隻股票持續漲停。另有湯臣倍健、白雲機場、中炬高新、歐普照明等少數股票表現不佳。(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