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互娛豪賭電競行業未來,欲二度借殼上市

英雄互娛豪賭電競行業未來,欲二度借殼上市

遊戲江湖從來不缺熱度。

2月18日,A股上市公司赫美集團(002356)突然停牌的消息,將英雄互娛再次拉回公眾視野。

在對外公告中,赫美集團宣佈將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迪諾投資、迪諾兄弟及其他方持有的英雄互娛(430127.OC)的全部或部分股權,可能涉及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變更。

目前英雄互娛的大股東為應書嶺控制的迪諾投資、迪諾兄弟,前者持有英雄互娛30.43%、後者持有6.16%,合計36.59%。迪諾投資和迪諾兄弟為一致行動人,其中英雄互娛董事長應書嶺個人直接持有迪諾投資60%股權。華誼兄弟(300027)為英雄互娛第二大股東,持股20.17%。

曾經號稱“新三板移動電競第一股”的英雄互娛再走“借殼上市”老路,如果重組成功,應書嶺或將帶領英雄互娛借殼赫美集團(002356)登陸A股,藉助資本市場再造一個“英雄歸來”的神話。

對賭失敗,投資人離場

早在英雄互娛成立之前,應書嶺就已經在電競圈小有名氣。

英雄互娛豪賭電競行業未來,欲二度借殼上市

此前,應書嶺是中手遊負責遊戲發行的靈魂人物,而遊戲發行是中手遊的命脈。2013年10月,應書嶺由於在發行方面的業績出色被正式晉升為集團總裁,此後,他的業績依然優秀。

2014年發佈的《2014年第1季度中國移動遊戲市場季度數據監測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手遊以18.1%的移動遊戲全平臺發行市場份額再獲第一,並且在一季度擴大了這一領先優勢。

也是在應書嶺上任後中手遊實現扭虧為盈,2014年財報顯示,一季度中國手遊的淨營收為2.147億元,同比大增488.2%,淨利潤達到了3470萬元,而去年同期虧損2160萬元。

大概是樹大招風,同年6月19日,中手遊疑似發生內鬥,應書嶺顯被免職,外界紛紛猜測,這或許是他後來離職創業的一個導火索。

2013—2014年的電競行業,正處在爆發期,這個時期有大量在傳統領域成功運作的娛樂形式被轉移到移動端,資本開始大量進入電競行業。到了2015年,電競行業已經成為高度資本密集型行業,應書嶺也開始策劃成立電競公司,他也意識到,這個時間點創業一定要藉助資本的槓桿,為了最快吸引資本進入,他選擇比IPO容易的新三板上市。

遊戲行業非常燒錢,一個成功的遊戲公司背後一定有穩定的現金流,穩定的用戶,這樣才能產出穩定的利潤。

2015年6月英雄互娛成功在新三板借殼上市,隨後得到許多響噹噹的投資人支持,其中本就屬於電競圈老前輩的王思聰投了一億,積極佈局遊戲市場,希望打通電影IP和遊戲IP雙通道的華誼兄弟投入19億,英雄互娛終於贏得了和華誼兄弟的對賭協議。

英雄互娛豪賭電競行業未來,欲二度借殼上市

2016年2月華誼兄弟斥資19億認購英雄互娛20%的股份,當時賬面淨資產剛過1000萬的英雄互娛估值被抬至95億,溢價近800倍,華誼要求英雄互娛2016年淨利潤不低於5億元並在此後每年保持同比20%的業績增長。

也就是說,英雄互娛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的淨利潤應分別不低於5億、6億、7.2億。但除了2016年淨利潤完成對賭外,情況都不樂觀,2017年英雄互娛就出現了兩億元利潤缺口,後靠轉讓量子體育股權才補足。

目前,英雄互娛2018年全年財報仍未披露,但是前三季度,英雄互娛營收8.59億,淨利潤4.25億,離7.2億目標差距還很大。

令英雄互娛蒙上陰影的,絕不僅僅是對賭協議。

2015年6月16日,英雄互娛借殼賽爾瑟斯登陸新三板,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分別進入英雄互娛董事會監事會,這是國內三大VC創始人頭一次聯合進入所投公司經營決策層;9月“國民老公”王思聰入股,與創始人應書嶺“英雄惜英雄”。

2015年11月,華誼兄弟於11月19日發佈公告,以19億人民幣入股新三板掛牌遊戲公司英雄互娛,持有20%股份,並將委任一人進入英雄互娛董事會。

至此,英雄互娛聚集5大天神,成為新三板的絕對明星公司,市值一度超過200億。

不同的創始人,認購價格也不同,王思聰的入股價格為82元/股,是這幾位投資人中最高的,有人認為這也為後來王思聰的最先離場埋下伏筆。

2015年11月,王思聰2000萬入股英雄互娛,半年後的6月6日和6月7日,王思聰的普思投資拋售英雄互娛全部股票,兩天清倉的王思聰這波操作賺了5000多萬。

英雄互娛豪賭電競行業未來,欲二度借殼上市

王思聰賺了一筆,卻給這支神話電競股帶來不小的影響。6月6日,英雄互娛終於敲定了收購深圳奇樂無限100%股權的方案,對外公佈的第一個交易日,英雄互娛股價卻隨即下跌了18%,盤中最低觸及6.2元/股。

前有王思聰離場,後有華誼兄弟接盤,華誼兄弟曾在王思聰拋售當天入場屯股,可見,王中軍當時還是非常看好英雄互娛,並開始醞釀新的增持計劃。

2016年10月,華誼兄弟發佈公告稱收購英雄互娛,僅僅兩個月後的12月6日,華誼兄弟再次發佈公告,稱收購英雄互娛失敗,次日復牌。

根據華誼兄弟的公告,交易失敗的原因是雙方最終未能就本次重組標的資產整體估值和本次交易價格達成一致意見。此時的英雄互娛市值高達160億元,比一年前暴增60億元,而自身業績不佳的華誼兄弟已經無力收購。

持續併購加大評估風險

回溯英雄互娛的歷史公告,公司自2015年6月登陸新三板之後就走上了頻繁併購的道路,在自身的業務上,不斷擴張領域投資。

Wind數據統計顯示,英雄互娛曾在2015年7月作價9.6億元收購了暢遊雲端的100%股權,在2016年3月作價1.5億元收購鷹雄資產的100%股權。

進入2017年英雄互娛更是大舉併購的大旗,先後收購了英雄金控100%、成都英雄互娛30%股權、霍爾果20%股權、SKYMOONS的100%股權。

2018年英雄互娛也先後收購了網易達電子69.63%的股權以及量子體育14.35%的股權。

通過持續的併購使得業績一路增長,暢遊雲端帶來的《全民槍戰》讓英雄互娛迅速佔據手遊江湖的王者地位,同時英雄互娛競技類手遊產品還包括《天天炫舞》《像三國》《冒險與挖礦》《影之刃2》《巔峰戰艦》《裝甲聯盟》《搶灘登陸3D》《夏目的美麗日記》《拳擊少女》《彈彈島2》等。

英雄互娛豪賭電競行業未來,欲二度借殼上市

2015年成立當年,英雄互娛就憑藉手遊業務成功實現盈利1900萬,目前英雄互娛全球擁有超過4億註冊用戶。2016年英雄互娛的主營業務開始走上正軌,形成了遊戲開發,遊戲發行,賽事承辦一條龍的經營脈絡。

6月4日,全球第一個移動電競職業聯賽HPL(Hero Pro League)首次開站,《全民槍戰》也成為全球第一個開打的移動電競職業聯賽比賽項目。

2017年二季度英雄互娛的淨利潤同比上升百分之三十。

但持續的併購也導致英雄互娛身背逾19億元商譽,這將可能成為公司重組上市過程中難以迴避的問題,可能成為監管層重點詢問部分。

事實上,在英雄互娛大肆併購的情形下,公司確實形成了居高不下的商譽。根據英雄互娛披露的2018年三季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的商譽值達19.04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重組上市的審核標準等同於IPO,想要闖關成功並非易事。在2019年許多上市公司自曝2018年全年商譽減值業績"地雷"的背景下,預計監管層對借殼上市過程中的商譽問題會更加關注。尤其是遊戲、影視等企業,更是商譽減值的高發地帶。

借殼方赫美集團麻煩不斷

縱觀赫美集團的經營狀況並不樂觀,自2018年以來公司利空消息不斷,其中在2018年底公司還被列為了“老賴”。2018年12月7日赫美集團曾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首赫投資與武漢信用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借貸合同糾紛一案,涉案金額合計5000萬元,公司作為該借貸合同擔保人,對此償付義務承擔連帶責任。因公司作為共同被告未在期限內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故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此外,由於面臨資金緊張困局,赫美集團在2018年底出售了自2017年以來開展的阿瑪尼品牌運營業務;由於融資難度加大,公司全資子公司赫美商業也終止了收購崇高百貨100%股權。

英雄互娛豪賭電競行業未來,欲二度借殼上市

在公司流動性危機下,赫美集團控股股東在今年1月宣佈擬籌劃與灣流資本管理(珠海)有限公司進行債務重組事宜,以期緩解公司的資金緊張困局。截至目前,赫美集團還未披露上述債務重組的進展情況。

在資金緊張的境況下,赫美集團的經營業績也急速惡化。根據赫美集團披露的2018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在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2.5億元,當期對應實現扣非後歸屬淨利潤約為-2.74億元。此外,公司預計2018年全年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3.95億元至-4.66億元。

一邊是光環不在的英雄互娛,一邊是不得不賣殼自救的赫美集團,這場賭局確實有點孤注一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