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考入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卻畢業於重慶交通學院

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通車,相關新聞刷爆朋友圈。大橋的總設計師孟凡超也逐漸為人們所知,但是看到孟總的履歷時,可能會有人會產生疑問:畢業於重慶交通學院(現重慶交通大學)橋樑與隧道專業,可孟總在接受採訪時卻說自己當年考入的是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後更名為重慶建築大學,並於2000年併入重慶大學。),並且還亮出了當年的學生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考入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卻畢業於重慶交通學院

孟總的高考成績單及大學學生證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考入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卻畢業於重慶交通學院

交院=重慶交通學院,建院=重慶建築工程學院



孟凡超簡介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1982年 畢業於重慶交通學院橋樑與隧道專業,並獲工學士學位。

分配至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原名交通部公路規劃設計院)從事橋樑勘察設計與技術管理工作,先後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橋樑室主任、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副總經理,中交建副總工程師。


重慶交通大學歷史沿革

1951年,為建設康藏公路急需,決定在重慶設立西南交通專科學校,辦學地點設在重慶南岸區。後數次變更校名:西南交通學校→重慶公路學校→交通部西南公路學校→交通部重慶公路工程學校→四川省重慶公路工程學校。

1960年,成都工學院土木系、武漢水運學院水工系、四川冶金學院冶金系遷入四川省重慶公路工程學校,共同組建本科院校——重慶交通學院。

1971年,重慶交通學院併入重慶建築工程學院,辦學地點為重慶沙坪壩區沙北街。

1979年,交通部恢復重慶交通學院,學校本部從重慶建築工程學院遷出至重慶航務工程學校校址—渝中區黃沙溪。

1984年,重慶交通學院本部陸續遷回重慶市南岸區七公里。

2006年,更名為重慶交通大學。


重慶建築大學

1937年7月,國立中央工業職業學校創辦於南京,同年11月,內遷重慶,隨後國立中央工業職業學校內遷重慶大學松林坡辦學

1940年,國立中央工業職業學校更名為中央工業專門學校

1950年,中央工業專門學校改名為西南工業專科學校。

1952年,院系調整,西南工業專科學校的機械與電氣系併入重慶大學,航天系併入北京工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化工系併入成都工學院(成都科學技術大學),學校僅剩餘土木、水利和建築三個系。

同年,西南工業專科學校奉命調整並改稱為重慶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同時重慶大學與雲南大學、貴州大學、川北大學、西南貿易專科學校、成都藝術專科學校、川南工業專科學校、西南交通專科學校(西南交通專科學校即今重慶交通大學前身)等7校的木土、建築系科先後併入。

1954年,重慶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更名為重慶建築工程學院,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是中央建築工程部唯一一所直屬高等院校,是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1971年,重慶交通學院併入重慶建築工程學院。

1979年,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原重慶交通學院部分)覆校重慶交通學院,現發展為重慶交通大學。

1994年,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更名為重慶建築大學。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考入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卻畢業於重慶交通學院

1971年,重慶交通學院和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合併。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考入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卻畢業於重慶交通學院

1978年,孟凡超從四川省遂寧中學畢業,考取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橋樑與隧道專業。

1982年,重慶交通學院橋樑與隧道專業畢業後。分配至交通部公路規劃設計院(現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工作。

據重慶交通大學的同學透露,1978級的同學是領取了兩個學校的畢業證的。難怪畢業後回校聚會也以重慶交(建)院的名稱示意。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考入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卻畢業於重慶交通學院

交院=重慶交通學院,建院=重慶建築工程學院



巴蜀明月,個人訂閱號【攻城獅茶樓】:講述攻城獅自己的故事,內容涵蓋職場、轉型、招聘、注考及情感。這裡是屬於攻城獅自己的心靈家園,你來說,我來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