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些地名,沒有人敢說他全念得對


中國之大,同中國文字表達的多樣性結合起來,就讓許多人常常遭遇一種尷尬:好些地名念不對。

單是行政區劃名,就沒有人敢說全都能唸對。

中國這些地名,沒有人敢說他全念得對


看看下面幾個地名,你一試便知。

郫都區,原名郫縣,成都近郊縣。古蜀文明發祥地之一。有望叢祠等古蜀勝蹟。“郫”字讀pi,專為郫縣而生,少見,又與“碑(bei)”、“粺(bai)”形近,常常有人讀錯,或者乾脆不識。

沭陽縣,江蘇地名。“沭shu陽”一晃眼就讀作“沐mu陽”,不稀奇。

邗江區,江蘇揚州的“邗han江區”,如果弄成“刊kan江”,地方就不好找了。

相城區,江蘇蘇州地名。“相”讀xiāng呢,還是xiàng呢?應屬後者。

句容市,江蘇地名。“句ju容”還是“句gou容”,好像有點糾纏不清了。

盱眙縣,隨著小龍蝦聞名全國,越來越多的人記住了江蘇的這個xuyi縣。不過,喜歡認字認半邊的人,怕是容易讀作“於臺縣”的。

中國這些地名,沒有人敢說他全念得對


黟縣,安徽這個縣名念成“黑hei縣”、“多duo縣”的,怕是比念yi縣的更多。

歙縣,安徽縣名。喜歡文房四寶的,當然知道歙州硯臺。否則,念“合he縣”的,恐怕多於念she縣的。

亳州,安徽地名。亳(bo)州的“亳”與“毫(hao)毛”之“毫”近似,易誤讀。

子長縣,長(chang)不可誤讀為zhang。因其係為紀念陝北紅軍領袖謝子長(chang)烈士,以其名命縣名。一如“左權縣”、“靖宇縣”、“尚志市”般。

郴州湖南郴州的“郴(cen)”,與“彬(bin)”、“杉(shan)”字形相近似,故可能誤讀。

莘縣,山東縣名。知道的讀shen縣,不知道的誤讀作“辛xin縣”。

茌平縣,山東“茌chi平縣”,太容易誤讀作“仕shi平縣”。

鄄城縣,山東這個“鄄juan城縣”,被讀作“湮yan城縣”,不算稀奇。

芝罘區,山東煙臺的“芝zhi罘fu區”,誤讀為“芝不bu”的,不少。

單縣,“單shan縣”非“單dan縣”,屬山東。

中國這些地名,沒有人敢說他全念得對


柘城縣,“柘zhe城縣”屬河南商丘,“柘”恰有搞成“拓tuo”的可能性。

滎陽市,河南“滎xing陽”讀作“榮rong陽”、“營ying陽”,也不算是差得太遠。

閔行區,上海“閔行hang區”被讀作“閔行xin區”,也是有的。

琿春市,吉林“琿hun春”讀作“揮hui春”、“惲yun春”,不足為奇。

中國這些地名,沒有人敢說他全念得對


且末縣,“且末qiemo縣”屬新疆,想當然地讀作“jumo”音的也不少。

接觸幾率越小的地名用字,讀錯幾率就越大。如屬福建漳州的薌xiang城區,屬安徽淮北濉sui溪縣。

如果加上人名、山川河流地名,鬧笑話的就更多。不贅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