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知識付費


2016年是互聯網行業極其活躍的一年,同時它還有個特別的稱號,叫做“知識付費元年”。

淺談知識付費

起初,提到知識付費,我們就得一臉疑惑,互聯網時代,信息知識難道不是共享的嗎,它們作為意識形態裡的東西竟然也開始明碼標價了。

淺談知識付費

16年4月,知乎APP推出付費看答案功能,之後喜馬拉雅、新世相等推出付費教育相關產品,知識付費這塊土地一經大力開墾後呈現出的良好前景,讓市場上眾多平臺紛紛躋身其中。

淺談知識付費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佈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12月,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1.38億,較2015年年底增加2750萬人,年增長率為25%,在線用戶使用率為18.8%,在2015年的基礎上增加了2.7個百分點。

淺談知識付費

其中在果殼網MOOC學院、網易雲課堂、中國大學MOOC和網易公開課聯合發起的“2016知識青年大調查”中,受訪的30187名學習者裡,有70%在2016年為在線學習付過費,於2015年相比增長44%,在體驗過付費學習的人群中,有75.65%的人願意為優質內容付費,50%的人認為有價值的內容就應該通過付費獲得。

淺談知識付費

2016年知識付費可以說打了漂亮的一仗,但接下來,羅永浩的“得到”、papi醬的分答社區相繼停止更新,就連一度被看好的知乎live也被爆出眾多負面新聞,於是,知識付費的瓶頸期在2017年來了。

淺談知識付費

事物的發展是曲折前進的過程,知識付費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種種詬病,比如付費的本質是為了給大眾提供各領域專家學者產出的優質內容,結果有些平臺濫竽充數,為了賺取費用,一些毫無營養價值的內容也被歸列到付費行列裡去。

淺談知識付費

還有的平臺過度誇大付費內容,給大眾營造了一種凡是付費就是好內容的錯誤意識。

知識付費本身沒有錯,只是對於這塊市場缺乏嚴謹的管理,在剛剛過去的2018,知識付費領域開始重新洗牌,脫離瓶頸後再次顯示出生機。

淺談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受到很多人歡迎的背後是人們對知識的尊重,同時也體現了國家對知識版權保護的重視。

從知識提供角度來講,社會的知識的產出供不應求,教育體系不能快速適應時代變化,理論知識也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而這些恰好帶動了知識付費的發展,讓這個介於傳統教育與社會資源之間的空白地帶變得勃勃生機。

淺談知識付費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很多付費知識平臺也慢慢發現,一些高精尖領域純技能的知識並不能被大多數人所青睞,人們更願意為貼近自身家庭和娛樂的內容付費,比如排在知識付費前三的文化、親子教育等。

淺談知識付費

再次,人們在消費方面更加明智,原本免費的內容,通過知識付費也收不到錢;只有原本高價的內容,降低了價格和聽課門檻,才能讓人為知識付費,所以高質量高水平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才是知識付費的核心。

知識付費一路走來,有喜有悲,站在新一年開端遙想知識付費的未來,它的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