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功成:儘快補上養老服務中的人文關懷短板

郑功成:尽快补上养老服务中的人文关怀短板

人文關懷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必要條件。圖片來源:東方IC

從近些年國家和地方一些重要的舉措看,邁入新時代的中國已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養老事業發展提到了一個新高度,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但就現實情況來看,我國養老事業還存在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集中式養老模式問題突出等問題。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幫扶,深入瞭解老齡化人口所想所需,才能夠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助推我國養老事業邁上新臺階。

第一,人文關懷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必要條件。

自古以來,中國老年人追求的幸福晚年生活就是講究子孝孫賢、天倫之樂,這是一種很高的精神境界。

當代社會,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生育率下降,家庭規模日益小型化,人口流動性日益升高,所有這些都促使老年人很難再依賴家庭保障和家庭成員的親情陪伴,難以實現傳統價值觀中的天倫之樂,但老年人追求精神慰藉與情感保障的需求不會衰減,而且

會伴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富足而更顯迫切,只不過是在家庭內部難以滿足的條件下,只能轉向充滿人文關懷的社會化服務。這是一種傳統情結,更是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表現。

因此,在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過程中,必須順應老年人的意願,高度重視人文關懷,並將人文關懷的精神注入養老服務制度體系,形塑有利於滿足老年人精神慰藉的社會環境與社會氛圍。這次論壇所探討的主題,實質上就是對老年人期盼人文關懷的一種回應。

第二,人文關懷是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中亟待彌補的短板。

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將帶來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人口結構深刻變化必然帶來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就業結構乃至社會、政治生態的變化。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國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政府投入不斷增長,社會資本越來越多地進入養老服務領域,老年人的物質保障水平不斷提升,養老服務供給總量不斷增加,並從重視經濟保障向經濟與服務保障並重、從重視機構養老向注重服務居家養老、從重視城市養老向城鄉養老並重轉化,這預示著我國養老服務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然而,當前存在的普遍現象是缺少人文關懷。具體表現在,在制度安排中缺少人文關懷的精神,在服務標準體系中缺乏人文關懷的標準,在具體實踐中缺乏人文關懷的情懷,在學界討論中更多的是關注物質投入和滿足物質需要而很少關注如何注入人文關懷,這都一定程度上導致老年人精神保障不足。沒有人文關懷的養老服務,必然是沒有尊嚴與樂趣的養老生活。因此,新時代的養老服務業需要儘快彌補人文關懷的短板,用人文關懷的精神來形塑新型制度體系和社會氛圍。只有在保障物質生活和提供相關公共服務的同時,重視精神保障,才能免除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的孤寂,確保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第三,當務之急是要真正構建起養老、孝老、敬老融為一體的政策體系與社會環境。

“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的要求,它體現了現代與傳統、中國與西方養老模式的有機結合,對於我國養老服務業的健康發展具有特別指導意義。

一要以人文關懷的精神為指導完善養老政策體系。

如民法典應當維護和弘揚孝老、敬老的傳統倫理;養老服務應當有專門的立法並體現出相應的人文關懷精神;其他相關政策的制定應當有利於形成子女孝老、社會敬老的氛圍。

二要以人文關懷的精神為指導完善養老服務標準。在制定養老服務的標準時,不能只重視硬件設施的建設標準,還應同時重視養老服務過程中的人文關懷標準。如尊重老年人的主體性,努力提高老年人的參與程度,服務供給不得損害老年人的尊嚴,服務過程維護老年人的體面,等等。

三要重點培育養老機構與從業人員的人文關懷情懷。包括專業培訓應當加入老年心理學與人文關懷的課程,注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與精神慰藉。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使養老服務業健康持續發展,併為全體老年人提供穩定的預期。(作者:鄭功成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