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的阳明学都是错的

你理解的阳明学都是错的

图拍摄于《修文王阳明纪念馆内》

今日,我想说的可能会戳到你的要处,那便是,你所理解的心学都是错误的。

那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呢?我想说,心即理!实践自己的良知即可。

举个例子,我坚持更新二更阅,这是在致良知,我的良知告诉我,我或许可以通过此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王阳明,熟悉王阳明,去往我们内心的良知深处。

好了,下面听我来给大家娓娓道来吧!~

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恐怕都错了。这种错误和真相之间看上去是如此相似,但因为其中一个致命偏差,便决定了他们永远抵达不了对真相的认知,以及内外合一的觉境。

王阳明-知行合一

读王阳明的书籍,一直有着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他在龙场悟道之后,对弟子、亲人和朋友的开导和解疑,几乎都是围绕着一点展开,便是扭转他们的惯性思维方式。这些人的思维方式也正是我们的,古往今来多少人,都在此处打转。

如何看待知行?

王阳明是如何看待知行的呢?因为与理学的正统看法以及人们的通常认知截然相反,他提出知行合一时可谓石破天惊,让很多人包括他的弟子们不解。在回答诸种质疑时他说了很多,其中最有意味、概括最为全面精练的一句,是“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所以“原来只是一个工夫”。

错在哪?

寻常人的错误思维,是将知行看成两个。王阳明指出的真相,则是知行本为一体。寻常人以为先知后行,做到就是工夫。王阳明则告诉我们,不论你在哪个层次,知行都不曾也不可能分开,而只是有程度和次第的差异。自我的修炼不是从知到行,而是提升知行一体状态的层级和境界。

王阳明对心学的一切论讲和解说,都带有这样的底色,都是以这样的思维为基。这是阳明心学的要害,不明永在门外。

反观生活

反观我们的生活,很多人都困扰于一些矛盾,比如先赚钱还是先享受?当我们以分为两个的思维去看,眼睛就会只盯着结果,活着就成为一场辛苦,或者把自己虐垮了,或者到了完全能享受的时候也不会了,沦落在追逐的惯性。而如果看成一体,心自然就会安住于过程,那么每一天就都能工作时安心工作、享受时安心享受。

心念

念头因事而起,念头不是一个,有好的有不好的,听从良知的指引不去做“恶”的,自然会去做“善”的,这整个的过程才是为善去恶,如果每件事情都能如此去做,这就是工夫,本身就是“去恶”的过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