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的陽明學都是錯的

你理解的陽明學都是錯的

圖拍攝於《修文王陽明紀念館內》

今日,我想說的可能會戳到你的要處,那便是,你所理解的心學都是錯誤的。

那怎麼樣才是正確的呢?我想說,心即理!實踐自己的良知即可。

舉個例子,我堅持更新二更閱,這是在致良知,我的良知告訴我,我或許可以通過此方式讓更多的人瞭解王陽明,熟悉王陽明,去往我們內心的良知深處。

好了,下面聽我來給大家娓娓道來吧!~

絕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恐怕都錯了。這種錯誤和真相之間看上去是如此相似,但因為其中一個致命偏差,便決定了他們永遠抵達不了對真相的認知,以及內外合一的覺境。

王陽明-知行合一

讀王陽明的書籍,一直有著一個強烈的感受,那就是他在龍場悟道之後,對弟子、親人和朋友的開導和解疑,幾乎都是圍繞著一點展開,便是扭轉他們的慣性思維方式。這些人的思維方式也正是我們的,古往今來多少人,都在此處打轉。

如何看待知行?

王陽明是如何看待知行的呢?因為與理學的正統看法以及人們的通常認知截然相反,他提出知行合一時可謂石破天驚,讓很多人包括他的弟子們不解。在回答諸種質疑時他說了很多,其中最有意味、概括最為全面精練的一句,是“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所以“原來只是一個工夫”。

錯在哪?

尋常人的錯誤思維,是將知行看成兩個。王陽明指出的真相,則是知行本為一體。尋常人以為先知後行,做到就是工夫。王陽明則告訴我們,不論你在哪個層次,知行都不曾也不可能分開,而只是有程度和次第的差異。自我的修煉不是從知到行,而是提升知行一體狀態的層級和境界。

王陽明對心學的一切論講和解說,都帶有這樣的底色,都是以這樣的思維為基。這是陽明心學的要害,不明永在門外。

反觀生活

反觀我們的生活,很多人都困擾於一些矛盾,比如先賺錢還是先享受?當我們以分為兩個的思維去看,眼睛就會只盯著結果,活著就成為一場辛苦,或者把自己虐垮了,或者到了完全能享受的時候也不會了,淪落在追逐的慣性。而如果看成一體,心自然就會安住於過程,那麼每一天就都能工作時安心工作、享受時安心享受。

心念

念頭因事而起,念頭不是一個,有好的有不好的,聽從良知的指引不去做“惡”的,自然會去做“善”的,這整個的過程才是為善去惡,如果每件事情都能如此去做,這就是工夫,本身就是“去惡”的過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