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絕不是垃圾,從《流浪地球》看中國電影的貧瘠和荒涼

觀眾絕不是垃圾,從《流浪地球》看中國電影的貧瘠和荒涼

觀眾絕對不是垃圾!

《流浪地球》再次驗證了這一點。

一部可以說典型冷門題材,幾乎中國所有知名導演都不會冒險觸碰的題材,就這樣輕鬆地在春節前有麻花後有星爺的圍追堵截中脫穎而出,毫無懸念地完成了逆襲。已足以說明觀眾還是分得出好壞的。

其實這個世界上只有做不好菜的廚子,沒有吃不出味道的食客。《流浪地球》是一道好菜,這已毋容置疑。其獨霸春節電影市場的走勢已沒有任何懸念,它口碑已炸裂。這種炸裂絕對不是炒上去的,是實打實的。這不是說出品方沒有炒作,而是說這種炒作是建立在影片的絕對質量上的。炒作沒有錯,錯的是胡說八道的吹牛皮。

《流浪地球》的前期宣傳沒有吹牛,影片想象力豐富、情節感人、畫面精美、特效驚人,就算有那麼一些瑕疵也可以忽略不計了。更重要的是第一次讓人們看到了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文明在面對人類生死存亡時的選擇和態度,這在以往中國電影上是沒有過得。

當北京、上海、杭州……這些我們熟悉的城市被冰封在惡劣環境中的鏡頭出現在眼前的時候,你有沒有產生一種觸動心靈的震撼,有沒有感覺到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共鳴。

這種震撼是強烈的是真實的,因為這些城市就在我們身邊。這種震撼而對於很多青少年來說,不只是震撼還有啟迪,這些畫面和故事一定會觸動一些少年的心靈,並在他們小小的靈魂深處埋下一顆顆種子,一顆顆對未來、對科學嚮往的種子,這些種子中總有些會生根發芽,直到長成參天大樹。

觀眾絕不是垃圾,從《流浪地球》看中國電影的貧瘠和荒涼

也許某個少年因《流浪地球》觸動了靈魂受到啟迪,在若干年後成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未嘗可知!誰知道呢,今天的科學家中又有誰知道一些人是因為小時候看過《科幻世界》或《飛碟探索》而走上科學道路的呢。而這正是科幻的作用和意義。開啟少年對科學的嚮往,放飛他們心中對未來和未知的想象。

一個民族需要這種嚮往和想象力。一個行業需要這種嚮往和想象力,電影跟更需要這種嚮往想象力。中國電影缺少想象力,到處是大喊大叫甚至歇斯底里的所謂喜劇,到處是無病呻吟甚至胡編亂造的家長裡短和所謂男歡女愛,到處是投資巨大卻不知所謂的大片。拍攝出來的東西雖算不上垃圾,但卻缺少觸動人心靈的震撼,缺少啟迪人智慧驚想象力,缺少給人啟迪的思想。看似熱鬧非凡,實則貧瘠和荒涼。

作為有著五千年曆史底蘊的民族,作為有著不勝枚舉諸如《山海經》之類充滿幻想書籍的文明,是從來都不缺少底蘊和想象力的,可為什麼那麼多所謂的大導演,面對幾乎是遍地都是的精髓,卻拍不出一部出既觸動人心,給人震撼和力量,還賣座的好片。

怎麼沒有!我們也有好作品,可沒有人看啊!對此有人如是說。為了證明這句話還會列舉出很多作品。只是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那些被列舉的作品真的就足夠優秀嗎?經得住的檢驗嗎!其實未必,真的未必。

觀眾絕不是垃圾,從《流浪地球》看中國電影的貧瘠和荒涼

說個一小故事——說村子裡有個廚子,由於村子偏遠誰家有事都只能請這人,一來二去這廚子便覺得自己的手藝登峰造極了。既然登峰造極了便自然要弄些有檔次的東西,於是靠著一本破美食雜誌便開始“進取”,可由於水平實在有限做出的東西是真的不咋地。於是引來一片噓聲。

對此他十分憤怒,在他眼裡自己的手藝是天下無雙的,之所以大家說三道四是因為大家沒見過世面,舌頭有問題,只配吃些破爛食品。然後突然有一天,村子有人從城裡請來一個廚子,廚子做了一桌村子廚子做過的那些有檔次的菜,大家一品嚐,我靠,不一樣不一樣真的不一樣,太好吃了。村裡的廚子聽到這些話憤憤不平,根本沒有去品嚐城裡廚子做的菜,便罵村裡人無知。

其實哪有客人吃不出好壞的道理,所以沒人吃,只應該是廚子做的真不如他自己想的那麼好,是他把自己想高了。僅此而已。

僅此而已。一部《流浪地球》說明了很多問題,其意義絕對不是一部電影這樣簡單。如果之前一部《戰狼2》帶給中國電影的是震撼,那麼《流浪地球》帶來的就應該是思索,到底是什麼讓中國電影出現看著這麼熱鬧,而實際如此的貧瘠而荒涼,還賴觀眾的奇葩現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