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的“笑話”|百年信譽毀於一罐蜂蜜

2018的餘額轉眼只剩兩個星期,各行各業都在進行年終衝刺。就在這辭舊迎新之際,百年老字號同仁堂卻爆出了一則醜聞,百年聲譽險些毀於一旦。


天大的“笑話”|百年信譽毀於一罐蜂蜜



北京同仁堂是全國中藥行業著名的老字號。創建於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開始供奉御藥,歷經八代皇帝188年。

在30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歷代同仁堂人始終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造就了製藥過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嚴細精神,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產品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天大的“笑話”|百年信譽毀於一罐蜂蜜



同仁堂蜂業系同仁堂投資下屬子公司,同仁堂持股比例51.29%。同仁堂蜂業主要業務為加工蜂產品、藥用輔料(蜂蠟、蜂蜜);生產食品等。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城金蜂”)為同仁堂蜂業食品蜂蜜的受託加工生產單位。


天大的“笑話”|百年信譽毀於一罐蜂蜜



12月15日,江蘇廣電城市頻道的“南京零距離”節目曝光了同仁堂子公司委託生產企業回收過期蜂蜜的違規行為。


天大的“笑話”|百年信譽毀於一罐蜂蜜



視頻中,鹽城金蜂公司將大量過期、臨近過期的蜂蜜回收,企業宣稱“退給蜂農養蜜蜂”,但實際回收的蜂蜜被倒入了大桶,送進了原料庫。在涉事車間裡,撕下來的標籤被滿滿裝在了幾隻蛇皮袋裡,產品名稱標註為北京同仁堂蜂蜜。

當地市場監管局方面表示,涉事產品是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委託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生產的,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正是由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

沃德社會氣象臺實時監測顯示,短短3天時間,全網關於此事的信息量高達12236條,其中微博數據量最高,達10405條,影響人數超22234.1萬人次。


天大的“笑話”|百年信譽毀於一罐蜂蜜



通過情緒屬性功能發現,網友們對“同仁堂過期蜂蜜”一事的態度,以負面情緒為主,佔比高達93.85%,僅憤怒情緒,就佔到87.11%


天大的“笑話”|百年信譽毀於一罐蜂蜜



此次蜂蜜違規回收雖然發生在子公司,卻令這個百年老店在公眾中的信譽受到影響。從網友的評論中就可以看出:

天大的“笑話”|百年信譽毀於一罐蜂蜜


從上述評論中可以看出,同仁堂經營百年的聲譽如今算是一朝盡毀。

隨著事件持續發酵,同仁堂於昨日致歉稱:在委託生產過程中公司存在監管不力和嚴重失察的責任,已通知鹽城金蜂在調查期間暫停其受託加工生產活動,對所涉物料全部進行封存。

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在公告中表示:

1.經初步調查,由於現場監管不到位,存在對清理出的蜂蜜未明確標識的問題,尚未發現這些蜂蜜進入生產用原料庫的情形,將進一步深入調查核實;

2.對於更改標籤日期的行為,經初步調查,則是由於2018年年初工廠搬遷,在不同生產地址的標籤轉換時對標籤的管理和使用出現差錯。據稱,“所涉產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場,會在監管部門的監督下依法處理。”


天大的“笑話”|百年信譽毀於一罐蜂蜜



雖然同仁堂誠心誠意的道歉了,但是網友們並不買賬。


天大的“笑話”|百年信譽毀於一罐蜂蜜



同樣受“過期蜂蜜事件”影響的,不僅是同仁堂的聲譽大打折扣,它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受到拖累。今日開盤同仁堂股價大跌4.33%,至28.71元,市值蒸發16.59億元。


天大的“笑話”|百年信譽毀於一罐蜂蜜



雖然後期同仁堂的股價跌幅回暖,但最終還是以29.31元收盤,下跌2.33%,收於陰線。小編覺得,就此事而言,如果只是股價下跌2.33%,對同仁堂來講,已經是最小的影響了。因為,從過往事件來看,產生更大的影響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在這裡,小編希望同仁堂在經歷這次事件後,能夠吸取教訓,重新找回自己丟掉的信任,也希望這起事件能對所有的企業,特別是像同仁堂這種關係市民生命安全的企業有所警醒。

企業不能僅僅以追求經濟利益作為自己的目標,社會責任感其實更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