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收31問,電器巨頭TCL怎麼了?

近日,電器巨頭TCL收到了來自深交所的問詢函,深交所在問詢函中向TCL共計提出了

31個問題。

連收31問,電器巨頭TCL怎麼了?


TCL為什會收到深交所的問詢函?為什麼會有31條問題之多?TCL究竟發生了什麼?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去揭開這背後的故事。

要說清楚這些事情,就必須從TCL最近公佈的一個資產重組方案說起。2018年12月7日晚,總部位於惠州的電器巨頭TCL披露了一份資產重組方案,擬出售智能終端業務及相關配套業務,保留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產業金融和投資及創投業務。

連收31問,電器巨頭TCL怎麼了?


根據方案,公司管理層和戰略投資人成立TCL控股,以47.6億元的對價受讓TCL集團的消費電子、家電等終端業務以及相關配套業務,包括TCL實業、惠州家電、合肥家電、客音商務和TCL產業園100%股權,酷友科技55%股權,格創東智36%股權以及通過全資子公司TCL金控間接持有的簡單匯75.00%股權、TCL照明電器間接持有的酷友科技1.50%股權。

同時,TCL控股將依照“人債隨資產走”的原則承接重組業務的5萬多名員工以及150億有息負債,基於終端業務的競爭優勢,與戰略投資合作方協同資源,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經營效益。

很明顯,TCL此次實施資產重組的目的有二:一是聚焦半導體顯示產業。本次重大資產出售後,TCL集團將以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和產業金融投資業務為主業;二是改善財務結構,引導價值重估。由於此次重組並不涉及股本變化,重組後隨著每股收益的提高,將有助於改善TCL的財務狀況。

連收31問,電器巨頭TCL怎麼了?


說到資產重組,其實在企業界來說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特別是對上市公司等大企業來說,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和業務調整的需要,資產重組就不可避免。那麼既然如此,TCL進行資產重組為什麼會受到質疑呢?

仔細翻看深交所的問詢函,小編髮現這份問詢函足足達到16頁之多,是小編自接觸資本市場以來看到內容最多的問詢函。在問詢函中,深交所從交易方案、交易對方、交易標的及評估定價三個方面向TCL共提出了31個問題。

1.交易方案

對於交易方案,深交所共提出了11個問題,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出售資產是為了什麼?比如深交所認為:TCL的重要子公司TCL電子2017年實現的歸母淨利潤占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的30.35%,而本次出售標的資產後,截至2018年6月30日TCL的資產負債率將下降3.93%,但營業收入將下降59.81%,持續經營淨利潤將下降8.54%,財務費用將上升29.90%。

就此,深交所要求TCL說明本次交易出售盈利資產的原因和必要性,是否有利於維護上市公司的利益。因為正如前文所說上市公司出售資產常有,但類似TCL集團出售盈利資產致使營收減半卻不常見。

2.交易對方

在交易對方來說,深交所認為TCL控股於12月7日進行了增資,但截至報告書籤署日,包括蘇寧易購在內的5名投資人尚未實際繳納本次增資款項。同時根據此前的資產重組報告書,各方同意本次交易完成後,TCL控股及標的公司(包括其下屬子公司)可以在其企業名稱裡繼續使用“TCL”字樣。

對於上述問題,深交所要求TCL方面做出解釋,包括是否會對此次重組造成障礙、是否會影響公司的經營、是否符合相關規定等。

3.交易標的及評估定價

在交易標的及評估定價方面,深交所提出了13個問題,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標的的定價準不準?根據重組報告,此次擬出售資產包括8家公司的股權,標的資產評估值合計39.65億元。而TCL實業與格創東智的評估值均為負值。本次交易合計作價為47.6億元,其中包括了基準日後TCL集團及TCL金控已向標的公司及其下屬子公司新增實繳註冊資本8.03億元。

深交所認為本次交易作價略低於評估值與基準日後新增實繳註冊資本之和,要求公司披露具體原因,並說明是否有利於維護上市公司利益。同時,要求公司詳細說明標的資產評估值合計數的計算過程,以及本次交易作價中TCL實業與格創東智相關股權是否仍以負值作價,如是說明原因及其合理性,是否符合一般商業邏輯。

其實,TCL的這次重組讓人深感不解不止深交所,外界有同樣疑惑的不在少數,包括東南財富、北京時間財經在內的財經媒體都發出了疑問。

連收31問,電器巨頭TCL怎麼了?


而在微博上,網友們的評論就更加犀利了。

連收31問,電器巨頭TCL怎麼了?


連收31問,電器巨頭TCL怎麼了?


連收31問,電器巨頭TCL怎麼了?


不僅如此,這次充滿爭議的資產重組也影響到了TCL的品牌形象。沃德社會氣象臺滿意度分析顯示,資產重組方案公佈前後,TCL的網絡滿意度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連收31問,電器巨頭TCL怎麼了?


分析顯示,資產重組發佈前,TCL的網絡滿意度為93.88%,發佈後下降至46.68%,幾近腰斬。正如我們熟知的,TCL的傳統強項和主業就是家電製造,突然間宣佈將半導體作為今後的核心業務確實讓人難以接受。

面對外界的重重質疑,TCL的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東生也做出了回應:

李東生表示

市場很關注估值問題,很正常,但是關注有偏頗,大家只關注到48億,沒有關注到債務和員工變化帶來的益處,重組後TCL的負債率降低了4個百分點,意味著再融資能力的提高。52000員工平移出去,說明我們有信心移出去的業務是持續經營的

能夠看出,李東生的回應和此前重組報告中的說法並無二致。當然,這也說明了TCL方面對此次資產重組的決心,那就是不管外界如何看待,重組都會進行下去的。

而小編覺得,資產重組那是企業自己的事,作為股民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企業的的經營狀況以及它在資本市場的表現能給我們帶來多少收益。不巧的是三季報顯示,TCL的總營收為823.1億,淨利潤為24.9億,淨利潤率為3.02%,也就是說100塊收入才掙3塊錢。

連收31問,電器巨頭TCL怎麼了?


而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今年以來也是節節下跌,市值蒸發接近

200億。截止今天收盤,TCL集團(000100)報收於2.43元/每股,跌幅為0.82%。或許這正是TCL為什麼如此堅定推進資產重組的原因吧。

所以,作為股民不管此次資產重組如何,只希望公司的經營能夠越來越好,股市的表現能夠對得起股民的信任和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