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理論教程考研」文學理論大神修煉指南03

「文學理論教程考研」文學理論大神修煉指南03


如何理解期待視野?

①期待視野作為接受美學的一個術語,最早由社會學家曼海姆和哲學家波普爾提出,由德國文學理論家姚斯首先將這個術語引入他的接受美學的理論之中。接收美學認為,在作家、作品和讀者這三角關係之中,讀者並不是被動因素.不是單純作出反應的環節。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具有一種主動的態度,參與創造文學作品,甚至創造文學的歷史。

讀者的主動在三個方面體現出來:

第一,在接收活動開始之前,讀者已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視界”。這是一種“對每部作品的獨特的意向”。

第二,讀者對作品意義的理解與闡釋。

第三,讀者的想象性再創造。

其中第一個方面發生在閱讀之前,而第二第三個方面則發生在對具體文學作品的閱讀欣賞過程之中。

因此姚斯也認為“期待視野”是對作品的“先入之見”。這種“先入之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對作品內容和形式的取捨、基本態度以及評價。

②“期待視野”作為中介,它一方面可以使讀者利用“期待視野”所形成的對作品文體、形象、意蘊的期待更好的理解文學作品。另一方面,作者為了幫助讀者更好的理解文學作品也往往利用這一中介來表明或者暗示作品某方面的意圖和含義。

例如契訶夫的小說《公務員之死》中力圖喚起人們對小人物的“期待視野”。魯迅的《少年閏土》中對一個還未受到生活壓迫的少年的期待。

所有這些都表明文學藝術作品之間是相關的。看似沒有任何聯繫的文學作品正是由於讀者和批評家的“期待視野”才決定了他們對作品的褒貶和接收方面的特徵,而接收的結果又會反饋給作者,或者影響到其他作者甚至後起的作者,對他們的創作產生某種制約,各個孤立的文學作品之間就取得了密切的關係。

③“期待視野”這個概念不僅是橫向的起中介的作用,而且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當既定的“期待視野”與一部新作品不一致時,就產生了一種所謂審美的距離,這是一種打破平衡的情況;審美距離的克服,則是新平衡的建立。舊的平衡不斷打破,新的平衡不斷建立,就形成了“期待視野”的變化。姚斯將這一過程稱為“

視野改變”。

由於讀者的“視野改變”可以反饋給作者,也由於作者必須閱讀其他人的作品而成為一個讀者,因此,這種改變必然會引起文學風貌的變化。

根據這個原理,姚斯把文學史說成是“讀者的文學史”,讀者“對作品接收的歷史”,或文學作品“效果自身的歷史”。

“期待視野”的觀點總體來說重視讀者在文學活動中的地位,打破了傳統的文學史以描述作家作品為中心的思路,有著其積極的意義。而我們對這種觀點的接受就應該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批判地吸收其合理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