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解析汽車前大燈燈殼注塑模設計

汽車車燈主要是用做照明,可以說是汽車的眼睛,車燈是對所有汽車照明系統的統稱。汽車車燈外觀要求高,幾個重要零件都是透明件,電鍍件等,可以說汽車外觀要求最高的零件就是車燈,因而對模具設計與製造要求極高。

一般汽車的主要燈飾件就是前後大燈。車燈不同的車系有不同配置,同一車系依據高低配置也不盡相同。組成汽車前後燈的主要零件有:左右透鏡.左右裝飾框.左右燈殼.左右反射鏡等,汽車車燈的外觀要求極為嚴格。

汽車前大燈組裝效果如圖1所示:

△圖1 汽車前大燈組裝效果圖

全方位解析汽車前大燈燈殼注塑模設計

△圖2 汽車前大燈架構與效果圖

全方位解析汽車前大燈燈殼注塑模設計

△圖3 汽車後大燈架構與效果圖

全方位解析汽車前大燈燈殼注塑模設計

△圖4 汽車車燈主要零件圖

車燈的組成:

圖4所示為汽車車燈的主要零件,組成汽車前後燈的主要零件有:左右透鏡.左右裝飾框.左右燈殼.左右反射鏡等。汽車車燈的外觀要求極為嚴格,本文選取某名牌汽車前大燈模具進行介紹。

全方位解析汽車前大燈燈殼注塑模設計

△圖5 汽車前大燈功能定義圖

前大燈採用H7作為遠近光光源,通過一個電機和擋片進行遠近光切換;位置燈採用8顆LED,並帶有單獨的位置燈配光鏡;轉向燈採用PY21W作為光源,無單獨配光鏡,透鏡上可以做適當的花紋。裝飾框局部做磨砂效果,磨砂區域如圖6所示,其餘部分高亮。

全方位解析汽車前大燈燈殼注塑模設計

△圖6 汽車前大燈磨砂位置

通過圖5與圖6所示:外觀可觀察到本大燈的零件有:透鏡.裝飾框.裝飾眉片.燈殼等,還有部分零件在大燈內部不可見。下面以此款車燈為例,介紹汽車前大燈燈殼塑件的模具設計經驗與要點。

本文以汽車前大燈燈殼零件為例,詳細介紹汽車燈殼注塑模具的設計要點與技術總結。汽車燈殼零件如圖7所示:

全方位解析汽車前大燈燈殼注塑模設計

△圖7 汽車前大燈燈殼零件圖

1. 塑件外觀要求與結構分析

圖7所示為某品牌汽車前大燈燈殼零件圖,材料為PP+TD20,其中PP為燈殼外罩的基體,TD20是材料中加入20%的滑石粉,主要是提高燈殼外罩的剛性。非外觀件,屬內部功能件。塑件尺寸為:475.3*355.6*291.4mm。塑件特點如下:

1)非外觀件,塑件外觀面不允許有斑點,收縮凹陷.熔接痕.飛邊等缺陷(外觀縮痕要求不是很高);

2)塑件為內部功能件,燈頭孔.後蓋孔等裝配要求高;

3)塑件外形複雜,塑件外側面有6處倒扣,燈殼除了燈頭孔非左右鏡像外,其餘特徵都是左右鏡像;

4)塑件外側面共有6處倒扣,需採用側向抽芯結構;

5)根據塑件特徵,燈殼塑件有粘定模風險,塑件設計需預防粘定模。

2. 模具結構分析

根據汽車燈殼的結構特點與外觀要求,模具優先採用熱流道注塑模結構。經模流分析結果與技術討論,最終採用2點開放式熱流道直接進膠。本模具S1,S2,S3,S4,S5,S6由於在塑件外側,倒扣面積大,因此優先採用動模“斜導柱+滑塊”的抽芯結構。本模具最大外形尺寸為:1200*950*820(mm),總重量約8噸,屬於大型注塑模具。詳細結構見圖8、圖9、圖10。

全方位解析汽車前大燈燈殼注塑模設計

△圖8 汽車燈殼注塑模具結構圖1

全方位解析汽車前大燈燈殼注塑模設計

△圖9 汽車燈殼注塑模具結構圖2

全方位解析汽車前大燈燈殼注塑模設計

△圖10汽車燈殼注塑模具結構圖3

1.面板;2.熱流道板;3.導柱;4.A板;5.承壓板;6.導套;7.動模鑲件;8.司筒;9.B板;10.頂針板導柱;11.方鐵;12.頂針板導套;13.底板;14.鎖模塊;15.復位塊;16.復位杆;17.支撐柱;18.復位彈簧19.彈弓膠;20.垃圾釘;21.限位柱;22.推杆面板;23.推杆底板;24.動模鑲件;25.滑塊;26.彈簧;27.斜導柱;28.耐磨塊;29.耐磨塊;30.動模鑲針;31.定模鑲件;32.定模鑲件;33.二級熱嘴;34.動模鑲件;35.承壓板;36.斜導柱固定塊;37.斜導柱;38.耐磨塊;39.限位塊;40.滑塊;41.滑塊固定座;42.耐磨塊;43.頂針;44.司筒;45.司筒針;46.司筒針壓塊;47.斜導柱固定塊;48.耐磨塊;49.斜導柱;50.滑塊;51.限位塊;52.耐磨塊;53.動模鑲件;54.動模鑲件;55.斜導柱固定塊;56.耐磨塊;57.斜導柱;58.滑塊;59.限位塊;60.耐磨塊;

2.1成型零件設計

由於模具為大型模具,分型面複雜,故成型零件和模板採用一體式結構,即模具的定模A板就是定模成型零件,模具的動模B板就是動模成型零件。這種結構的優點是結構緊湊,強度剛性好,模具體積小,避免了開框、配框和製造斜楔等繁瑣的工序。

本模具設計時還做到了以下幾點:

1. 分型面順滑無尖角,無薄鋼,無線或點封膠;構建了面封膠,在分模時使用延伸,掃掠,網格等做面方法,分型根據塑件的形狀構建面,車燈模具分型面要求極高,不允許構建的面起皺。構建的分型面能有效保證CNC加工精度,不需EDM清角,分型面也不容易跑毛邊。車燈模具分型面光刀時需高速機,機床主軸轉速保證每分鐘至少20000轉以上。

2. 鑲件與動模的配合部分,止口根部設計了合適的工藝倒R角或避空位,簡化了加工工序和減少加工工時,提高加工效率。

3. 所有非成型轉角設計R角,防止應力開裂,工藝R角不小於R5,根據模具大小,儘可能設計比較大的工藝R角;模具上銳利的稜邊容易造成操作人員意外受傷,模具上非參與成型或配合的稜邊都要設計倒C角或R角,根據模具大小盡可能設計比較大的倒角。

4. 分型面的避空:模具分型面寬度為40MM,分型面以外的區域定動模都要避空1MM,以有效減少加工工時。分型面的避空不僅指外圍分型面,也包括大面積的分型面。特別說明:模具分型面的寬度包括排氣槽在內。在大面積的避空處要設計承壓塊,以保證模具受力均勻,避免模具長期生產跑披鋒,在砰穿孔區域設計避空的同時,還要在定模或者動模設計排氣孔,方便定動模合模時壓縮的空氣排出。

5. 分型面根據塑件形狀構建,必要時對塑件進行優化處理。對於中大型模具,承壓板槽儘量開通,方便CNC加工。設計分型面時儘量以簡化模具加工,平整順滑為原則,做出的分型面無薄鋼,無尖角,插穿角度合理。

6. 分型面圓滑平整,UG分模時禁止出現很多碎面小面(CNC加工時易彈刀,加工精度降低),儘量用延伸面,網格面,掃掠面構建分型面,或者先延伸10-20mm封膠面,再做拉伸面與過渡面,封膠面根據注塑機噸位與模具的大小設計。

7. 分型面或者插穿孔所有插穿角度設計在7度以上,提高模具使用壽命。

8. 對於汽車中大型模具,鑲件設計儘量優先從分型面裝拆的方式,塑件膠位面可採取堵銅處理,鑲件需兩側設計5度斜度,方便配模與裝拆鑲件。

2.2澆注系統設計

塑件通過模流分析,澆注系統採用2點開放式熱流道直接進膠。在設計模具時,在熱嘴區域以及熱嘴正對著的動模區域,要設計冷卻水來加強對熱嘴區域的冷卻,避免熱嘴出現流延,拉絲, 澆口殘留過高的現象發生。本模具為開放式熱流道進膠,在設計熱流道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熱流道固定板涉及走線區域需要設計工藝R角,避免劃傷電線。走線區域為了便於CNC加工,儘量走直線,少拐彎。

2. 設計熱流道時需要仔細檢查熱流道插座的位置是否符合客戶要求。

3. 模具的主射嘴必須低於面板至少2MM,以防翻模時碰壞熱嘴。

4.液壓系統與電氣系統連接在非操作側,不可超出碼模板,如果超出碼模板就需要設計保護板,或者將液壓系統與電氣系統沉入模板內側,起到保護熱流道元件,避免液壓系統與電氣元件被撞壞的現象發生。

本模具澆注系統採用熱流道直接進膠,進膠點直接設計在塑件表面,這樣的設計料流速度快,注塑週期短,成型質量好。

全方位解析汽車前大燈燈殼注塑模設計

圖11汽車燈殼注塑模具熱流道設計

2.3側向抽芯機構設計

每個塑件均有6個倒扣,模具分別由S1,S2,S3,S4,S5,S6六個側向抽芯機構完成側向抽芯。均採用了“動模滑塊+斜導柱+定位夾”的抽芯機構,由滑塊25、斜導柱27、斜導柱固定塊36、定位夾26、限位塊39和耐磨塊28組成,見圖12。這種結構加工簡單,抽芯動作安全穩定可靠。

設計滑塊時優先採用機械驅動結構,因為機械驅動最穩定可靠,且節省成本。滑塊的設計原則是:

1.優先左右側,次選天地側,天側設計滑塊需要設計彈簧或定位夾定位。地側滑塊不設計彈簧,因為滑塊憑著自身重量開模時會下掉,可以設計定位夾代替彈簧。

2.優先常規滑塊,次選斜滑塊。因為斜滑塊加工難度大,成本高,結構更復雜,常規滑塊更安全可靠。塑件排位時應儘量避免滑塊和斜頂產生複合抽芯角度(即相互發生干涉),減小模具加工的難度,見圖7。圖7所示的滑塊需朝上和朝右兩個方向抽芯,加工困難。更改排位後,滑塊只需朝上抽芯,加工簡單。

3.滑塊的設計需遵循動模優先原則,能動模滑塊不定模滑塊,能常規滑塊不斜滑塊,能斜滑塊不隧道滑塊。

全方位解析汽車前大燈燈殼注塑模設計

△圖12滑塊設計要點

全方位解析汽車前大燈燈殼注塑模設計

△圖13汽車燈殼滑塊側向抽芯機構

2.4溫度控制設計

汽車前大燈燈殼尺寸精度高,模具溫度控制系統設計要保證冷卻均勻和快速冷卻。要做到這一點,冷卻水道距離型腔面必須大致相等,以達到模具型腔各處溫度大致均衡。因為燈殼外形落差大,所以本模具的溫度控制系統採用了“垂直式水管+隔片式水井”的組合形式,

見圖14與圖15所示。本模具冷卻充分,水路設計均勻合理,因此大大提升了塑件的生產效率,成功將注塑週期控制在40S左右。

全方位解析汽車前大燈燈殼注塑模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