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極業務雙子星作戰 中科電氣2018年淨利1.3億元

2月19日,中科電氣(300035)發佈2018年業績快報稱,報告期內,公司合併財務報表實現營業總收入6.12億元,比上年增加45.5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2億元,比上年增加178.41%。

公告稱,本報告期,公司營業總收入、淨利潤等大幅度增長主要原因有:子公司貴州格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公司鋰電負極材料產量和銷量增長,收入增加。公司以磁電裝備、鋰電負極雙主營業務為核心,加強與中科星城、格瑞特的整合協同工作,進一步延伸和完善了鋰電負極業務的產業鏈。

鋰電池負極材料是中科電氣一個重要的利潤增長點。中科電氣於2017年收購了石墨化加工企業格瑞特100%股權,在此之後,中科電氣以中科星城和格瑞特為依託,開啟自己的負極材料及石墨化加工產能的擴產模式。

為充分利用公司在鋰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的市場資源和技術積累,格瑞特負責實施1.5萬噸負極材料及1萬噸石墨化加工建設項目,項目已投資3.78億元,投入方式為以增資方式投入,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格瑞特2018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92萬元,實現淨利潤307.6萬元。

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負極材料出貨量19.2萬噸,同比增長29.7%。其中人造石墨出貨量13.3萬噸,同比增長32.74%;天然石墨出貨量4.58萬噸,同比增長19%。從負極材料的結構來看,人造石墨佔比最高,石墨類負極均價4~8萬/噸。

2018年中國負極材料市場產值105億元,同比增長27.9%。出貨量與市場規模增長相當,石墨化環節加工費降幅有限,負極材料全年降價不明顯。

GGII認為未來三年,負極材料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低端重複產能將被淘汰,擁有核心技術和優勢客戶渠道的企業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這對二三線負極材料企業而言,經營壓力無疑加大,其需要提前謀劃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