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歐陽修瘋狂Diss的昏君李存勖,究竟是如何為藝術獻身的?

八零後的中學語文課本中,應該都有歐陽修寫的《伶官傳序》一文,裡邊講了一位死於戲子之手的悲情英雄李存勖。那麼,歷史上的李存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1、開創霸業

李存勖的一生,可謂是高開低走的典範。他二十四位繼承祖父和父親開創的基業,登上晉王之位。此時的晉國,可謂是四面受敵。東邊是朱溫建立的梁國,東北是劉仁恭的燕國,北部的契丹蠢蠢欲動,南邊的蜀地和西部的河西走廊也危機重重。

而且,繼位之初的李存勖面臨的不只有外患,還有深深的內憂。他的叔父李克寧不甘心臣服於這個乳臭未乾的侄兒,故而密謀起兵作亂,想取而代之。

這時的李存勖,表現出了十足的王霸之氣。他先是以雷霆手段,彈壓了李克寧的叛亂,迅速地鞏固了自己的地位。緊接著,他敏銳地覺察到了朱溫對自己的輕視,所以先發制人,率軍猛攻前來進犯的梁軍,並大獲全勝。

被歐陽修瘋狂Diss的昏君李存勖,究竟是如何為藝術獻身的?

此戰過後不久,一代梟雄朱溫含恨而逝。面對這個年輕的對手,他也不得不感嘆:“生子當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諸子乃豚犬爾。”意思是說,跟李克用的這個兒子相比,自己的兒子簡直跟豬狗一般無能。

消除了威脅之後,李存勖開始主動進攻,擴大戰果。913年,李存勖親率大軍攻破燕國都城,俘獲曾背叛李克用的劉仁恭、劉守光父子。922年,他又率軍大破耶律阿保機率領的契丹大軍,並俘獲阿保機之子。923年,李存勖督軍東征,並於年底攻陷梁國國都汴州城,掃除了一統北方的最大敵人。

這時候,李存勖實現了李克用窮盡一生也未實現的宏圖,其功績威望可謂是如日中天。他也於923年4月登基稱帝,並沿用大唐國號,史稱“後唐”。

被歐陽修瘋狂Diss的昏君李存勖,究竟是如何為藝術獻身的?

2、痴迷音樂

統一北方之後,志得意滿的李存勖開始玩物喪志起來。作為皇帝,有了這樣的豐功偉績,吃喝玩樂也屬正常。但李存勖的愛好與眾不同,他在行軍打仗之外,最大的愛好就是音樂。

史書記載,李存勖“洞曉音律,常令歌舞於前”。不但愛好欣賞音樂,他自己還親自譜曲填詞,稱之為“御製”音樂。在行軍打仗之時,他讓士卒齊聲高唱自己創作的曲子,以此鼓舞士氣。神奇的是,這種方法還挺奏效,在雄壯的音樂聲中,士卒確實勇往直前、百戰百勝。

被歐陽修瘋狂Diss的昏君李存勖,究竟是如何為藝術獻身的?

但是,凡事總要有個限度。李存勖愛音樂,到了瘋狂的程度,為了滿足這個特殊的喜好,有時簡直無所不用其極。

3、戲子橫行

為了隨時進行藝術探討,李存勖讓一批伶人時刻跟隨左右。在一次與梁軍交戰時,他寵愛的一個叫周匝的伶人被敵軍俘虜。在攻破大梁都城之時,志得意滿的李存勖進城後,見到了大難不死的周匝,當下就表現的極為興奮。

周匝對他說,自己能活下來全靠梁國的音樂教師陳俊,以及園丁儲德源,所以希望李存勖能賞賜他們。李存勖當場宣佈,要封這兩個人為刺史。九死一生的將士還未得到任何封賞,這兩個寸功未立的宮奴,卻都得到高位。聽到消息,李存勖手下將士無不感到憤慨,而他最後的悲劇,也就此埋下了伏筆。

被歐陽修瘋狂Diss的昏君李存勖,究竟是如何為藝術獻身的?

不僅輕易賜官拜爵,李存勖跟自己寵愛的伶人之間,還上演了許多相愛相殺的奇葩之事。知古君讀《新五代史》過程中,每到此處,常不免啞然失笑。

為了與伶人打成一片,李存勖給自己也起了個藝名叫“李天下”。有個伶人藝名叫鏡新磨,因為會講笑話,格外受寵。有一次,李存勖跟伶人在殿中嬉戲,忘情之時,張口大喊“李天下,李天下”。

這時,鏡新磨跑過來,照著李存勖臉上就扇了兩巴掌。眾人大驚,不明所以,李存勖也不禁怒火中燒。這時,鏡新磨說:“只有一個李天下,整個天下都是他的,你為什麼喊了兩次?”李存勖一聽,這不是說自己要一統江山嗎?當即大喜,重賞了這個鏡新磨。

被歐陽修瘋狂Diss的昏君李存勖,究竟是如何為藝術獻身的?

還有一個伶人名叫景進,仗著李存勖的寵愛,四處作威作福,不可一世。在朝堂之上,他敢對功臣老將大呼小叫,而眾人卻只能忍氣吞聲,不敢招惹。更有甚者,一些趨炎附勢之徒,盡力去巴結他。而他也來者不拒,凡是送賄賂的,他都在李存勖面前竭力舉薦,而李存勖對他也幾乎是言聽計從,凡所舉薦之人都給加官進爵。

後唐當朝大臣郭崇韜,曾為李存勖平定北方立下汗馬功勞。因為看不慣伶人禍亂朝政,郭崇韜多次進諫,請求李存勖斥逐伶人。後來,郭崇韜率軍平定蜀地,伶人一起向李存勖進言,誣陷他要謀反,最終使得一代名臣死於非命

緊接著,李存勖的弟弟李存乂、大臣朱友謙也在伶人的讒言之下相繼被殺,一時間朝中大臣人人自危,生怕得罪伶人招致殺身之禍。

4、伶人作亂

然而,“君以此始,必以此終”。寵信伶人的李存勖,最終卻死在了伶人的手中。

在李存勖寵信的伶人中,也有些人曾經立下軍功,比如郭從謙。此人藝名郭門高,曾跟隨李存勖討伐梁國,並在平定北方後被封為近衛軍指揮官。因為都姓郭,所以郭從謙拜郭崇韜為叔父,而且,他還是皇弟李存乂的養子。

這兩人被殺之後,郭從謙對李存勖心懷怨恨,而且害怕自己有朝一日會受到牽連,所以,就鼓動近衛軍起來造反。

926年,郭從謙率軍叛變,攻打皇宮的興教門。李存勖倉促應變,雙方隔著宮牆以弓弩互射。最終,李存勖為流矢射中,當場身亡。不僅如此,一個藝名叫善友的伶官,蒐集旁邊的樂器堆在李存勖屍首之上,一把火將其燒了個灰飛煙滅。

被歐陽修瘋狂Diss的昏君李存勖,究竟是如何為藝術獻身的?

平燕滅梁之時的李存勖,可謂是一代霸主。只可惜,因為玩物喪志、寵信伶人,最終落了個身死家滅、屍骨不全。為藝術獻身,大概說的就是李存勖這樣的吧。

我是知古君,致力正史考辨。本文史料均來自《舊五代史》、《新五代史》、《資治通鑑》。歡迎留言討論,喜歡請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