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公示,為何于敏排第一?

從昨天起

中央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

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向全社會公示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

至11月30日17時止

公示名單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發佈的消息中

第一個就是于敏老爺子,服!

成功地吸引到了我們的注意

今天,我們就告訴你

于敏為啥排第一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公示,為何于敏排第一?

我們觀察發現

本次公示對象的排序

按姓氏筆畫為序進行

這也是民主選舉、民主測評等工作慣例

體現的是公平公正原則

排序時,姓氏筆畫數少的排在前,多的排在後

筆畫數相同的,按姓氏起次筆排序的原則進行

同姓一般以姓名的第二個字的筆畫多少排序

以此類推,最終排出名單

不過,我們也發現

這份“百名錶彰對象公示名單”

並非按照最新的常用姓氏筆畫為序排序

因此在公示中

也就沒有用“按照姓氏筆畫為序”字樣

這也體現了評選委員會的嚴謹

看到這裡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公示,為何于敏排第一?

公示的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

每個人都是行業領域的精英

每個人都在改革開放這場偉大變革中

作出過傑出貢獻

讓網友驚歎“排在第一,服”的于敏

是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公示,為何于敏排第一?

在生命最精華的歲月裡

他選擇隱姓埋名

為中華民族揭開了氫彈的技術原理

研製成功了世界獨一無二的

氫彈構型——于敏構型

讓中國人挺直了脊樑

上世紀80年代以來

在二代核武器研製中

突破關鍵技術

使我國核武器技術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對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直到今天

他的事蹟也鮮少見於報端

公開露面的也只有兩次

一次是1999年9月18日

國家為兩彈一星元勳授獎

他作為代表發言

另一次是在2015年1月9日

國家科技獎頒獎

他成為最高科技獎的唯一獲得者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公示,為何于敏排第一?

1999年9月18日,于敏在人民大會堂作代表發言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公示,為何于敏排第一?

2015年1月9日,89歲的于敏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

除此之外

還有王大珩、孫家棟、程開甲

3位曾榮獲過“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元勳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公示,為何于敏排第一?

王大珩,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我國著名應用光學家

在他的領導下研製出

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和首臺航天相機

主持研製出

我國第一臺大型光測設備

1986年3月

他會同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3名科學家

提出“863”計劃建議並獲中央批准

成為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一面旗幟

促使發展高科技成為實現我國科技現代化

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

1992年與其他學部委員倡議

並促成建立中國工程院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公示,為何于敏排第一?

由左至右為: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公示,為何于敏排第一?

孫家棟,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是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

的開拓者之一

擔任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第一代

和第二代工程總設計師

實現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組網和應用

作為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的主要倡導者之一

擔任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的總設計師

樹立了我國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公示,為何于敏排第一?

今年6月,年近九旬的孫家棟院士參加北斗發射任務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公示,為何于敏排第一?

程開甲,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隱姓埋名40年

一生為國鑄核盾

先後參與和主持首次原子彈、氫彈試驗

以及“兩彈”結合飛行試驗

等在內的多次核試驗

為建立中國特色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

作出傑出貢獻

為鍛造改革開放安全屏障

推進科技強國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是以身許黨許國的時代楷模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公示,為何于敏排第一?

2014年1月10日,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獲得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程開甲頒獎。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我們也注意到,這100人中還有

獲得“八一勳章”“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的

特級航天員景海鵬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公示,為何于敏排第一?

他是我國唯一一位

三上太空的航天員

2008年執行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

實現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

2012年執行載人飛行任務並擔任指令長

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

2016年擔任指令長

執行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

圓滿完成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

開展一批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

高新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

首次實現我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

成就了三巡蒼穹的中國奇蹟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公示,為何于敏排第一?

他們中

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

袁隆平、南仁東、羅陽、屠呦呦

郎平、姚明、馬雲等等

100名擬表彰對象

在不同領域綻放不同的光芒

見證改革開放這場偉大變革

▋來源:綜合自人民日報、共產黨員網
▋製圖:李 鑫
▋編輯:李 鑫、江程傑
▋郵箱:[email protected]
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公示,為何于敏排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