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師範文科生,後來成爲兩彈一星元勛,還是最低調的一個

日前,廈門大學發出通報,終於對田佳良事件進行了處理。

田佳良,新浪微博名“佳佳良”,一個隱藏在黨員中的精日分子。在新浪微博發表大量反華辱華言論,並且還被查出存在論文抄襲造假等人品道德低下問題。現在終於被廈門大學開除了。

在廈門大學的通報中,另有一個人文學院歷史系的助理教授周運中,也被解聘,其實也就是開除。他還列在田佳良前面。

周運中,微博名“東海道子”,和田佳良一樣,在微博上發表了大量反華辱華言論。這也罷了。

可是他作為一個歷史系的助理教授,居然毫無歷史常識,也是讓人莫名驚詫。

看到廈門大學那位周老師的言論,非常奇怪。這不是腦子問題,這是智力問題,因為他根本連百度都沒用過就發表那些言論了。

一個師範文科生,後來成為兩彈一星元勳,還是最低調的一個

那麼這裡就來跟這位已經被開除的周運中聊聊兩彈一星的元勳。

我們這裡說的是錢驥,可能是兩彈一星元勳裡最低調的一位。

兩彈一星,一星是最坎坷的。核彈裡的原子彈和氫彈方面,原子彈蘇聯人扶了我們一把,氫彈我們有幸出了不世出的奇才;導彈方面,我們有全世界當時最好的專家之一;衛星方面,真真是一群DS前浪死在沙灘上,後浪繼續往前上這樣的姿態一路走來的。我們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就是連續三人。先是趙九章;趙九章去世後,副手錢驥上;錢驥靠邊站了,錢學森推薦孫家棟上。

兩彈一星元勳一共二十三人,其中於敏現在被稱為“國產土博士一號”,這句話是不對的,于敏沒有讀博士,最高學位是碩士,另外讀到碩士的是黃緯祿和王希季。比他們還低的是孫家棟,二十三位中最年輕的,也是唯一還在活躍的,哈工大的本科學汽車的,還沒讀完就去志願軍空軍做翻譯,然後越爬越高,從地球爬升到了月亮。但是他還不是最低的。因為錢驥也是本科畢業,只是學位是國內的,還是師範院校。

一個師範文科生,後來成為兩彈一星元勳,還是最低調的一個

(錢驥)

錢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有在爭論“三錢”都是誰的時候才會被提到,但是即便提到他,也很少有人知道,錢驥是誰,做了什麼?錢驥沒有等到科學家受重視的時代,他早早去世了,一輩子只有工作。他沒什麼知名度,他做的那些事情,即便在今天,也沒有完全解密。這就是錢驥。

二十三人中,絕大部分都有海外留學經歷,就算少數比較年輕的沒有趕上去歐美國家留學,也去蘇聯學習過,哪怕比較窮還急於提高自己的趙忠堯,也借錢去美國留學。但是仍然還有兩個人沒有國外留學或工作的經歷。兩個人一個是于敏,一個是錢驥。

二十三個人中,大部分都在求學階段有過名師指點。比如趙忠堯和錢三強的老闆都是諾貝爾獎得主,王淦昌的老闆邁特納女士雖然沒有拿諾貝爾獎,但是前腳做錯實驗讓趙忠堯和諾貝爾獎擦肩而過,後腳否定王淦昌的實驗方案讓王淦昌與發現中子擦肩而過,實在是高手中的殺手。就算後起之秀周光召和孫家棟,老闆也是同為元勳的彭桓武和錢學森。這裡面最差的就是錢驥,沒有之一。他畢業於中央大學師範學院,這地方就沒什麼牛人。

二十三人中,大部分出身不錯,富二代官二代學二代都有,不管是哪一個二代,至少起跑線上沒有輸。比如錢三強的父親是錢玄同,鄧稼先的父親是教授,王大衍的父親也是科學家;楊嘉墀是富二代;周光召既是學二代也是官二代。在起跑線比較落後的是王淦昌、郭永懷、錢驥,錢驥更慘一點,家裡把地賣了才供他上了無錫師範,大致是中專,郭永懷所讀的中學還是不錯的。

一個師範文科生,後來成為兩彈一星元勳,還是最低調的一個

(兩彈一星元勳)

二十三人中絕大部分是專心於學習,學有大成之後才和黨發生聯繫,或者回國之後才開始工作。但是錢驥是這些人裡面最早跟著黨乾的,30年代就加入了黨的外圍組織,後來失去聯繫。之後多方尋找未果才專心於學業,之後也不算有大成,先進師範大學,然後留校任助教,之後才進中央研究院,追隨趙九章。

求學路上錢驥的道路也挺坎坷,開蒙的時候他最小,但是讀高小的時候他已經是比一般同學大兩歲了,而且沒學過英語。好在他有個好朋友叫湯定元,湯定元是城裡的學生,基礎好可以幫他補習。後來湯定元在1991年當選院士。

從上面的描述中,錢驥好像是一個很土的人,但是如果你只看描述就猜測人的相貌那就錯了,從照片上看,錢驥很洋很帥。

錢驥1930年考入江蘇省立中學,在當時是了不得的事情,放今天一個縣城裡的學生考進了省重點中學也值得驕傲,只是錢家沒錢,錢驥的父親賣了幾畝地才湊夠了錢驥的學費。但是第二年就是九一八,學校停課了,等學校再開學,雖然學校因為錢驥成績優秀免了他的學費,但是食宿費用他家也承擔不起了。

一個師範文科生,後來成為兩彈一星元勳,還是最低調的一個

(華羅庚)

錢驥離開省立中學之後,到金壇縣立初級中學來讀初中。這個初中也很厲害,因為華羅庚也是這所初中出來的,並且是華羅庚的最高學歷。錢驥報道的時候,華羅庚已經離開中學會計的工作,去清華做圖書管理員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母親的苦苦哀求之下,初中畢業後錢驥暫時放棄了升學的想法,開始做小學教師,雖然他是全班最優秀的學生。也就在這時候,錢驥參加了TG地下黨的外圍組織,不久就被迫丟掉了這個難得的職位,也許真是福兮禍兮。錢驥的父母也同意了他繼續學習。

錢驥當時的選擇有兩個,一個是上高中,讀大學;一個是進師範學校,出來工作。類似80年代的初中生,一個是上高中,一個是上小中專,我的一個初中班裡前三名的一個男生就放棄了讀高中的機會去上師範中專。上師範學校,就意味著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錢驥的腦子很清醒,以他的家庭情況,高中的學費是個天文數字,萬一考上大學學費更是天文數字,更不要說將來的留洋了。外衣沒考上大學,以高中生的學歷,家庭的條件,也難以謀得較好的職位,還不如進免學費、食宿費的師範學校算了。錢驥在學校的成績是甲等,但是操行則是丙等,因為錢驥這時候還和地下黨保持著聯繫。一直到抗戰爆發,錢驥才和地下黨失去聯繫。

錢驥從師範學校畢業後,立刻進入失業狀態,因為當時太多的人湧入大後方。彷徨的錢驥突然發現如果考師範大學的話,可以免學費,立刻著手考中央師範大學。這時候距離考試沒幾天了,錢驥才發現之前的考試題一道都不會,差點嚇呆了。後來的元勳這時候顯出了超出常人的自學能力,就這麼幾天搞定了入學考試。

錢驥這次入學考試,語文的作文題他直到老年還記得,兩題任選一道作文。《周易以上古發明制器者為聖人論》和《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論》。現在抱怨高考語文作文題的不少,要是這兩題目,我想現在的學生就不會抱怨了,至少得先看懂再抱怨吧。

中央師範大學的學生畢業後的去向是中學教師。1943年,錢驥畢業了,沒有和同學們一起去中學,他被留下來做起了助教,這一做就是到1947年。因為錢驥參與學生運動太深入,當年做主留下他的沙教授,再次做主把他送去了中央研究院,做趙九章的助手。

應該說,到現在為止,錢驥沒有一點點能看出來將來能和衛星搭上哪怕一點點關係,甚至和科研工作的關係都不大。

一個師範文科生,後來成為兩彈一星元勳,還是最低調的一個

(趙九章)

錢驥去趙九章手下之後,接受了災害預報的研究工作,主要是氣象預報,由於之前的工作基礎,他負責儀器部分。1949年,氣象研究所人心惶惶,而這時的錢驥,卻已經和地下黨接上了關係,並參與了對中央研究院接收工作。1950年,錢驥成了新成立的地球物理所的辦公室主任,當時的地球物理所所長趙九章,副所長陳忠器、顧功緒都是1955年的院士。這時的地球物理所可不簡單,尤其是氣象預報,今天大家能隨時在電視、手機電腦上看到氣象預報,當時氣象預報是軍事秘密,軍委的氣象局就設在地球物理所。

建國伊始,錢驥就被當時的軍管會送去學習,然後在1952年入黨。現在看去黨員數量氾濫,連老畢都是黨員,當時的黨員價值高得多。舉個例子,一直到1962年,非黨的竺可楨,中科院副院長,才被批准知道中科院正在搞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但是怎麼搞的,搞到了程度,他還都不知道。

入黨之後的錢驥,行政職務上是辦公室主任,黨內職務上在大家看來是黨代表。這個位置,大致相當於我們之前談到的于敏做圖書管理員那部分,添了不少亂的那個黨委書記,那位書記叫李壽枬,在那篇裡我故意沒提名字。

一直到1953年,錢驥才正式進入科研崗位,離開了繁雜的事務性工作。在兩彈一星的元勳裡,他是進入科研工作最晚的,而且這時候的錢驥,已經36歲了。他進入科研序列也很偶然,當時正要培養又紅又專的青年幹部,顯然錢驥非常符合這個條件。

1958年,當我們第一次搞人造衛星的時候,還是對蘇聯的援助抱有很大期望的,直到整個代表團在蘇聯被潑了一盆冷水。其實當時原子彈方面蘇聯也是給我們準備了一大盆冷水的,但是錢三強有個同學當時在蘇聯做核武器,同學很隱晦的指點了一下他們去找哪個廟燒香。

回國之後,中央決定自行啟動衛星方面的研究。中科院當時就像一個孵化器,核彈、導彈都是在中科院孵化之後,然後分離出去逐步強大的。衛星就沒這個待遇,東方紅一號從紙上的文件到現在還在天上的實物,都是中科院自己搞的。以前薩蘇寫過的那個自己造槍把自己打死的工人,就是科學院下屬做衛星的工廠的,槍自然是用他工作單位的設備造的,但可惜他找不到槍管,那地方沒有。

人造衛星的起步正好趕上大躍進,起步是極為坎坷,中國第一個環境模擬實驗室是由男廁所改造的,地點是西苑操場甲一號,因為早期的不切實際的指標,衛星下馬了。一直到1965年,才重新啟動,這時候的代號從581變成了651。

錢驥這時候成了總設計師,衛星的重量和工作壽命都是他定下來的,《東方紅》也是他定下來的。因為衛星是中科院主導的,級別沒那麼高,一直到1965年6月,錢驥才有機會面見總理彙報工作。為了緩解錢驥的緊張情緒,總理還開了個玩笑“我們搞尖端的,原子彈導彈和衛星,都離不開錢啊。”在這次彙報之後,651有了正式戶口。

衛星的道路一直坎坷,東方紅一號沒有裝太陽能電池,雖然方案裡有,位置也預留了。有人用漫畫留下了這段記憶,現在看起來仍然催人淚下。

和東方紅一號相比,第一顆返回式衛星更是坎坷,整個研究工作,前後也是換了三個總設計師,錢驥、王希季、孫家棟,後來錢驥又回來工作,這都是因為政治動亂的原因。第一顆返回衛星起飛20秒就炸了,第二顆衛星在第二年才發射成功。

之後的1979年第一次一箭多星,還是失敗,成功發射是兩年之後的事情。

唯一一個第一次就成功的是同步軌道通訊衛星。只是這時候,錢驥已經因癌症去世一年多了。

本文作者 :黃河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