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队“下饺子”

2019年1月16日上午,我国氢弹之父,能够在国际核技术上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于敏院士逝世,享年93岁。关于于敏院士,这些年报道较多,大家也较为熟悉。其实给大家更大心理震撼的是,曾经我们以为是上一个时代的人们,还有很多依然生活在我们周边。

氢弹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队“下饺子”

中科院于院士的网页信息还没有更改

应当说,与部分更为著名的两弹元勋相比,于院士也算是年轻半代,不过,与近年国外媒体常常感慨于国内的科研人员普遍那么年轻不同,于院士所在的时代,不是有足够老科学家主动为年轻人铺路,鼓励年轻人更快成长,而是在缺少科研人员的情况下,很多年轻人不得不被“赶鸭子上架”。

氢弹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队“下饺子”

马兰基地

改革开放初期,在与世界先进军队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为了给经济建设让路,部队还是开始了忍耐期,甚至是海湾战争中的伊拉克部队,如果只进行常规战争,同等数量的解放军都难以与之对抗。但是,有了现在看来指标并不算十分先进,而且数量有限的核武器、远程导弹,保障了国泰民安,保障了经济建设获得较大成就之后,今日的战舰“下饺子”。

氢弹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队“下饺子”

马兰花

在那个时代,能够有机会读大学的,甚至出国留学的学生,普遍原先家庭条件较好,从利己主义的角度而言,与其拼尽全力撑起一个不知能否成功的农业国,显然不如以“知识分子”的名义留在国外更舒服。但是,这些热血中青年们,选择了回国。而且回国也不是回到生活条件较好的大城市,而是投奔因新重新纳入祖国怀抱建省而著称的新疆。(后来改为自治区)

氢弹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队“下饺子”

1840年到1919年是个坎,到1964年则是另一个

在网上看到一段评论,说得特别好:

他名校毕业,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即便是“土专家”,那也是天资聪慧。

他特别爱国,为了国家甘愿隐姓埋名,奋斗几十载,最后给国家制造了许多好东西。

他即便退休后也要发光发热,为国家培养人才。

最神奇的是这些事描述两弹元勋中绝大多数人,都很符合。

氢弹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队“下饺子”

一副以一战宣传画为模板创作的作品,原作说的是英国人,但是一战那种狗咬狗ε=(´ο`*)))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被定性为“两弹元勋”,而算上今天日刚刚去世的于敏先生,仅剩3人健在。

氢弹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队“下饺子”

马兰核基地烈士陵园

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

钱学森(1911.12.11~ 2009.10.31)。

钱三强(1913.10.16~1992.06.28)。

王大珩(1915.02.26~2011.7.21)。

彭桓武(1915.10.06~2007.02.28)。

任新民(1915.12.05~2017.02.12)。

陈芳允(1916.04.03~2000.04.29)。

黄纬禄(1916.12.18~ 2011.11.23)。

屠守锷(1917.12.05~2012.12.15)。

吴自良(1917.12.25~2008.05.24)。

钱骥(1917.12.27~1983.08.28)。

程开甲(1918.08.03~ 2018.11.17).

杨嘉墀(1919.07~2006.06.11)。

王希季(1921~ )。

姚桐斌(1922.09.03~1968.06.08)。

陈能宽(1923~2016.05.27 )。

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

朱光亚(1924.12.25~ 2011.02.26)。

于敏(1926.08.16~2019.01.16)。

孙家栋(1929~ )。

周光召(1929.05.15~ )。

氢弹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队“下饺子”

前两天捐出国家最高科学奖的钱院士,也继承了前辈们德智双馨的特点

两弹一星元勋们只是当时拼尽全力的科学家们的代表,向那些默默无名的祖国脊梁,致敬。

氢弹之父于敏去世,老先生用自己的付出,保障今日部队“下饺子”

某次实验的测控大厅,满眼都是年轻人,但这一次,不是赶鸭子上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