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不需要盲目“媚外”偽專家

文化自信不需要盲目“媚外”偽專家

說到文化自信這樣一個我們國家大力提倡,卻又缺乏充分認同感的教育問題。這同樣也是一個在歷經數十年高速發展過後,全球所面臨的嚴重問題。

在前面《全球經濟發展該停下了》的這篇內容中,我說了目前全球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種畸形的模式。

而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在於,缺乏底蘊、甚至至今尚未完全開化的現代歐洲文化,對於當今的全球格局缺乏一種長遠、宏大的規劃藍圖。

也就是說在一個現有資源足夠保障全球同類生存、國富民強的環境下,在一個把所有他們認為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去除後的嶄新環境下,由現代歐洲人所引領的世界文化對社會進一步的發展脈絡是完全未知的。

甚至冷戰對峙格局後形成目前的世界格局下,目前各個地區國土疆界的約定鴻溝能否長期保持在當時也是完全未知的。

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軍備競賽、在二戰後期以逸待勞迅速崛起佔據霸主地位的美國,自然成為了處於競爭狀態下的各國家地區去效仿的唯一對象。

包括我們國家在逐漸開放和適應這樣一個國際環境的過程中,我們對於人才的培養方式也是完全在效仿這種如何使用市場化來促進、激勵發展效率,如何使用金融、貿易手段做到此消彼長的教育方式。

在同等的基礎下,又由於相比於歐美等地區建設步伐較為滯後,這種效仿也給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教育、文化都標註了一個嚴重的“追趕者”的烙印。

而隨著經年積累,目前佔據國內教育環境中優質資源的所謂學者專家,目前國內的各大學府的風氣,無不是簡單的強調對國外環境事無鉅細的模仿下而散發出了一種盲目自謙、妄自菲薄的社會風氣。

這種現象引發到社會則形成了國人對國內外環境、事物的不同標準。對國家發展的步伐視若無睹,對國外低俗陋習如數家珍,包括把出國留學、甚至掌握其他國家語言都能使身價倍增的虛榮心理,甚至把抹黑和詆譭祖國當做一種特立獨行的做派。

包括近幾年把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使命都視為一種商業行為的所謂學者名流,無不以傳遞逆來順受、適應壓力、避重就輕的心理慰藉來謀求私利。世風日下,愆戾日甚。彷彿晚發展的十幾年就是一道我們與世界文化永遠難以逾越的“天塹”。

實際上,在前篇內容中我已經說過,在全球經歷了幾十年的高速建設後,絕大部分地區都已經達到了保障生存這樣一個經濟建設的基本目的了。而比較早開始發展建設的歐美地區甚至早已出現為了發展而發展、為了數據而發展,等等過度利用資源的現象。

同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全球的國際關係也逐漸由競爭對峙逐漸轉向和諧共存。

也就是說,無論先後,為保障同類生存為目的的經濟建設在我國幾十年的高速發展下,在物質基礎上早已抹平了想象中的差距。甚至不必繼續刻意效仿這種過度的發展現象,也已經呈現了後來居上的態勢。

而在這樣一個趨於和諧共存的人類命運共同環境下,當我們逐漸認識到對全球的下一步發展方向充滿未知的歐美文化,同樣需要去更深底蘊的傳統文化中去吸取、借鑑前人在相同階段的實踐過程。不再盲目、刻意的模仿,我們自然會擺脫追趕者的烙印,而建立我們祖國的文化自信也就自然變得有的放矢、水到渠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