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不需要盲目“媚外”伪专家

文化自信不需要盲目“媚外”伪专家

说到文化自信这样一个我们国家大力提倡,却又缺乏充分认同感的教育问题。这同样也是一个在历经数十年高速发展过后,全球所面临的严重问题。

在前面《全球经济发展该停下了》的这篇内容中,我说了目前全球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种畸形的模式。

而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缺乏底蕴、甚至至今尚未完全开化的现代欧洲文化,对于当今的全球格局缺乏一种长远、宏大的规划蓝图。

也就是说在一个现有资源足够保障全球同类生存、国富民强的环境下,在一个把所有他们认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去除后的崭新环境下,由现代欧洲人所引领的世界文化对社会进一步的发展脉络是完全未知的。

甚至冷战对峙格局后形成目前的世界格局下,目前各个地区国土疆界的约定鸿沟能否长期保持在当时也是完全未知的。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军备竞赛、在二战后期以逸待劳迅速崛起占据霸主地位的美国,自然成为了处于竞争状态下的各国家地区去效仿的唯一对象。

包括我们国家在逐渐开放和适应这样一个国际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式也是完全在效仿这种如何使用市场化来促进、激励发展效率,如何使用金融、贸易手段做到此消彼长的教育方式。

在同等的基础下,又由于相比于欧美等地区建设步伐较为滞后,这种效仿也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教育、文化都标注了一个严重的“追赶者”的烙印。

而随着经年积累,目前占据国内教育环境中优质资源的所谓学者专家,目前国内的各大学府的风气,无不是简单的强调对国外环境事无巨细的模仿下而散发出了一种盲目自谦、妄自菲薄的社会风气。

这种现象引发到社会则形成了国人对国内外环境、事物的不同标准。对国家发展的步伐视若无睹,对国外低俗陋习如数家珍,包括把出国留学、甚至掌握其他国家语言都能使身价倍增的虚荣心理,甚至把抹黑和诋毁祖国当做一种特立独行的做派。

包括近几年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使命都视为一种商业行为的所谓学者名流,无不以传递逆来顺受、适应压力、避重就轻的心理慰藉来谋求私利。世风日下,愆戾日甚。仿佛晚发展的十几年就是一道我们与世界文化永远难以逾越的“天堑”。

实际上,在前篇内容中我已经说过,在全球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建设后,绝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达到了保障生存这样一个经济建设的基本目的了。而比较早开始发展建设的欧美地区甚至早已出现为了发展而发展、为了数据而发展,等等过度利用资源的现象。

同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球的国际关系也逐渐由竞争对峙逐渐转向和谐共存。

也就是说,无论先后,为保障同类生存为目的的经济建设在我国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下,在物质基础上早已抹平了想象中的差距。甚至不必继续刻意效仿这种过度的发展现象,也已经呈现了后来居上的态势。

而在这样一个趋于和谐共存的人类命运共同环境下,当我们逐渐认识到对全球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充满未知的欧美文化,同样需要去更深底蕴的传统文化中去吸取、借鉴前人在相同阶段的实践过程。不再盲目、刻意的模仿,我们自然会摆脱追赶者的烙印,而建立我们祖国的文化自信也就自然变得有的放矢、水到渠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