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薇主演民族歌劇《呦呦鹿鳴》中國歌劇節出彩

現實題材再現好戲 《呦呦鹿鳴》中國歌劇節出彩 “屠呦呦”的詠歎調科學術語也好聽

呂薇主演民族歌劇《呦呦鹿鳴》中國歌劇節出彩

用歌劇的形式演繹科學家的科技之路,這種題材在中國原創歌劇中並不常見。講述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科研之路的歌劇《呦呦鹿鳴》,前晚在江蘇大劇院上演,如歌劇領域的一股暖流,令現場觀眾感到溫暖和感動。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工作部文工團女高音歌唱家呂薇精彩塑造主人公屠呦呦,這也是第三屆中國歌劇節中的又一部好戲。《呦呦鹿鳴》講述了屠呦呦從小因患肺病無意中對中草藥感興趣併發誓學習中醫,到她率領科研組攻克難關發明青蒿素的故事。內容真實,情感真摯、音樂動聽,是近年來我國原創歌劇中的上乘之作。

呂薇主演民族歌劇《呦呦鹿鳴》中國歌劇節出彩​​​ 創作現實題材歌劇難,創作科學家題材的歌劇更難,因為科學家們很多都是專心科研生活平淡,創作這樣的歌劇往往需要拔高主人公的生活或隨意對主人公人生經歷杜撰加料,更有的作品將普通觀眾聽不懂的科學研究用語和物理化學公式放在唱詞中。而這部由寧波市演藝集團演出的《呦呦鹿鳴》則真實地講述了屠呦呦作為科學家的普通生活,通過講述她攻克科學難題遇到的一個個困難,展現了她對家庭的愛和對事業的執著,用頑強的毅力以身試藥最終取得科學實驗的成功。


呂薇主演民族歌劇《呦呦鹿鳴》中國歌劇節出彩​ 作曲家孟衛東為《呦呦鹿鳴》創作了既優美又符合劇情和人物個性的音樂。主題歌《青青的小草》純潔簡單易於傳唱,而屠呦呦和大學同學後來成為她丈夫的李廷昭十三年後再相見時一首愛情二重唱《別來無恙》,堪比一些歌劇名劇中的愛情二重唱。在青蒿實驗一百九十次失敗時,屠呦呦的詠歎調有著鮮明的人物性格,唱詞中也涉及科學原理,但在琵琶的伴奏下,這些學術辭藻在輕盈的旋律中顯得十分清晰且不枯燥,整段詠歎調更是跌宕起伏抒發出人物的內心情感。在屠呦呦進入以身試藥的實驗室,丈夫趕到實驗室外陪伴時的二重唱,以情動人的溫暖旋律聲聲撞擊著觀眾的內心,一曲唱罷,令觀眾潸然淚下。孟衛東在之前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曾說:“我就是要寫中國觀眾聽得懂的歌劇,演員愛唱的歌劇。”這個創作理念在這部戲中有著很好的體現。


呂薇主演民族歌劇《呦呦鹿鳴》中國歌劇節出彩

一部高水準的歌劇,編劇、音樂、導演、演員和舞美等各個方面都要給力。在《呦呦鹿鳴》中,編劇沒有刻意拔高屠呦呦,而就是講述屠呦呦科研的故事,所以,不僅很接地氣也很人性化,沒有假大空的語言。在音樂上,該劇採用了屠呦呦家鄉寧波的民間音樂的素材。在屠呦呦相親的場景更是由寧波歌唱家黃雅君扮演姐姐,唱出了馬燈調的音樂,這一場景在劇中情趣盎然。呂薇主演民族歌劇《呦呦鹿鳴》中國歌劇節出彩

​ ​創作者讓老年屠呦呦以講述自己故事的形式作為時空轉換的串場,並在最後兩個屠呦呦出現時,中年屠呦呦問老年的自己獲得諾獎感受的場景,則有著很獨特的現代意境。特別要提的是,扮演屠呦呦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呂薇,她在劇中唱演俱佳,以其獨特的歌聲和投入的表演塑造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科學家屠呦呦,一個有血有肉的科學家屠呦呦。她的幾段詠歎調演唱不僅嗓音運用高低自如,更能細膩刻畫屠呦呦的內心世界,成為演出中的一大亮點。呂薇主演民族歌劇《呦呦鹿鳴》中國歌劇節出彩

​​近年來,歌劇創作一直呼籲現實題材作品,而怎樣創作出高質量真情感的現實題材作品,特別是怎樣寫好模範人物,歌劇《呦呦鹿鳴》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榜樣。寫模範人物不能只喊口號,要寫出人物的真情實感。該劇演出結束後,獲得眾多歌劇專家和現場觀眾的齊聲稱讚,說明這部戲真正征服了業內外的觀眾。
呂薇主演民族歌劇《呦呦鹿鳴》中國歌劇節出彩呂薇主演民族歌劇《呦呦鹿鳴》中國歌劇節出彩​​北京青年報訊(記者 倫兵)編輯(文志宣開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