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和自己作對?家長做到這幾點,他再不聽話也能變好

有了孩子之後,家長最關心的應該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了,孩子聽話還好,家長會省心很多,但是有的孩子脾氣暴躁,不服從管教,常常讓家長感到特別頭疼。有的家長心中還會有疑惑,為什麼孩子老是和自己作對?如果家裡的孩子不聽話,家長可以先想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下面幾件事情自己有沒有做到?

孩子老是和自己作對?家長做到這幾點,他再不聽話也能變好


滿足孩子需求

有的家長秉持著窮養孩子的教育原則,對於孩子的正當需求都不滿足,而自己花錢的時候卻大手大腳。比如有的孩子跟著家長一起出去玩,看到喜歡的玩具走不動路,想要讓家長買給他,但是家長卻以“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為理由拒絕他,其實孩子小的時候喜歡玩具是正常的,家長要儘量滿足他,畢竟他的童年只有一次。

孩子老是和自己作對?家長做到這幾點,他再不聽話也能變好


尊重孩子

有的家長跟孩子的關係好像是上下級一樣,對於家長的命令,孩子必須聽從,不然就會換來家長的批評甚至是打罵,這樣非常不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家長和孩子應該是平等的地位,平時家長不要老是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說話,有些事情在做決定的時候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這樣能夠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在被尊重。

孩子老是和自己作對?家長做到這幾點,他再不聽話也能變好


有規矩

家長需要尊重孩子,但是也不能沒有原則,一味地寵溺孩子也是不對的。孩子年齡小,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三觀,所以有些事情很容易跑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勸阻他,情況惡劣的還要對他加以懲罰,這樣才能讓他更好地改正。

孩子老是和自己作對?家長做到這幾點,他再不聽話也能變好


言而有信

在孩子的成長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要對孩子言而有信。有的時候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或者讓他認真完成作業會給孩子一些口頭承諾,孩子乖乖按照家長的要求做了卻沒有換來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會讓孩子很失望。家長無意中的承諾孩子都會惦記很久,不履行諾言的行為家長最好不要有,否則很消耗孩子對自己的信任。

孩子的教育對於家長來說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也需要不斷學習,這樣孩子以後的發展才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