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春運痛點:父母長途顛簸與你“一票難求”哪個更難?

搶票再難,也沒有父母提著大包小包過安檢難。擠車其實不難,擠的是一種孝心,擠的是一種回家陪父母過年的味道,擠的是一種中華傳統的美德和幸福感

反向春運痛點:父母長途顛簸與你“一票難求”哪個更難?

春節日益臨近,春運搶票大戰也日趨“白熱化”。由於返鄉車票“一票難求”加之機票昂貴,今年選擇“反向春運”的人群大幅增加,春節去大城市團圓成新風尚。但是,反向春運讓團圓“變味”,成新的痛點,相比之下,我更喜歡 “一票難求”的春運。

那麼,反向春運讓團圓變味的痛點在哪?

反向春運痛點:父母長途顛簸與你“一票難求”哪個更難?

一、 反向春運,父母會把整個廚房都搬過來,舒服了年輕人,卻累壞了父母。記得2015年春節,我父母來到我工作的地方過春節。事前我反覆叮囑,東西不要帶的太多,城裡都有賣的,可父母來的時候卻帶了四個大箱子,在清理箱子的東西的時候,母親一直埋怨父親偷懶,包好了的幾百個我最愛吃的餃子在冰箱裡沒帶來。父親卻像是犯了錯誤的小孩子,不停地自責說,裝東西的時候忙忘記了。聽得我鼻子一酸,跑到洗手間讓眼淚盡情地流,哪年春節,我帶著父母玩遍了所有景點,可父母一直惦記著家裡的幾百個包子用什麼辦法能給我弄過來。

反向春運痛點:父母長途顛簸與你“一票難求”哪個更難?

二、 年邁的父母一路輾轉顛簸,只為讓子女不再為“一票難求”為難。還是2015年,母親在我面前不停地說父親心太大了,帶了那麼多的東西,可父親在火車上竟然睡著了,父親還是不停地解釋和自責,確實太困了,只是打了一下盹。我真不敢去想,父母從老家的農村過來,帶了四個大箱子是怎麼上的公交車?怎麼去買的火車票?怎麼過的安檢?怕給兒子帶來的吃的丟了,一路沒閤眼的他們是怎麼熬過來的?試問一下,我們的一票難求跟父母的一路顛簸哪一個更難?

反向春運痛點:父母長途顛簸與你“一票難求”哪個更難?

三、 念舊的老人更需要地是鄰居串門,聊一些張家長李家短的陳年往事。在城裡過年父母更像孤獨的老人。在老家過春節的時候,今天去叔叔家年拜,明天去姨媽家聚會,喝點小酒,吃著大餐,聽長輩聊一些陳年往事,看著兩個姨媽擠進本來不大的廚房跟母親一起忙碌的身影,和不停從廚房傳來的愉快地笑聲,這才是父母需要的過年的味道。偶爾聽到父母聊天說好久都沒吃到小姨家的香腸了,我帶他們吃遍了所有的餐館,卻吃不出小姨家的味道。

反向春運痛點:父母長途顛簸與你“一票難求”哪個更難?

一票難求的春運真有那麼難嗎?

反向春運痛點:父母長途顛簸與你“一票難求”哪個更難?

朋友圈不時有人抱怨搶票失敗,不停有人吐槽春運的列車難擠,春節假期有一半的時間是在路上。殊不知,搶票難有父母大包小包過安檢難嗎?假期有一半的時間在路上也是一種幸福的體驗,因為那是回家的路,千山萬水走遍不就是想一個溫暖的家嗎?擠車其實不難,擠的是一種孝心,擠的是一種回家陪父母過年的味道,擠的是一種中華傳統的美德和幸福感。

你是選擇一票難求的春運還是讓團圓“變味”的反向春運呢?並附帶上你回家過年的幸福感受與大家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