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前夕,90歲申紀蘭家來了重要客人

據《中國人大》雜誌微信號“西交民巷23號”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2月18日來到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西溝村,冒雪看望唯一連任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聽取意見建議。


全國“兩會”前夕,90歲申紀蘭家來了重要客人



在交流中,王晨說,申紀蘭代表是著名勞動模範,又是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表彰的改革先鋒,作為“初心不改的農村的先進模範代表”,始終紮根農村,不脫離群眾,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當天,太行山下起了鵝毛大雪。申紀蘭雖年事已高,但腿腳靈便,思路清晰,聲音洪亮。她就如何發揮代表作用、脫貧攻堅等談了自己的意見。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申紀蘭出生於1929年,今年將滿90歲。


全國“兩會”前夕,90歲申紀蘭家來了重要客人



上世紀50年代,申紀蘭擔任西溝金星農林牧合作社副社長,她積極動員婦女參加勞動,提出進行勞動比賽,男女同工同酬。

這一倡議在全國引起轟動,申紀蘭於1954年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並推動“男女同工同酬”寫入憲法,為新中國的男女平等做出重大貢獻。


全國“兩會”前夕,90歲申紀蘭家來了重要客人


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人大代表申紀蘭在報到(1954年9月攝)。

65年以來,申紀蘭在全國“兩會”上提出的建議和議案,涵蓋“三農”、教育、交通、水利建設等,既有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也有涉及廣大群眾利益的小事,如山區交通建設、保護耕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幹部選舉、貧困地區旅遊開發等,不斷得到採納、得以實現。

“可以說,申主任(申紀蘭)是一輩子都在替農民說話、替農民辦事的人大代表。”當地工作人員說。

每年到北京開會前,申紀蘭總要把本村和鄰村的群眾代表召集到一起,請大家踴躍發言,然後把每個人的意見與想法都記錄下來。

有很多人慕名而來,找申紀蘭反映問題,甚至從吉林、遼寧、天津、浙江等地趕來。申紀蘭不但打電話、寫信與有關的單位和部門聯繫,妥善解決這些問題,而且還給遠道而來的群眾做飯,安排住宿。

申紀蘭對物質生活看得很輕。她住的仍是上世紀60年代的老房子,有一張舊桌子和一箇舊式小櫃子,一張老式木床佔了半個屋子,沒有一件現代化傢俱和高檔電器。但她卻多次將獎金捐給村集體。她堅持不領廳級幹部工資,原來每月只拿村集體150元補貼,這兩年才漲到300元。

“什麼時候也不能忘記黨的教導,不能脫離群眾,要給群眾幹工作。”申紀蘭說。

申紀蘭資料

申紀蘭,女,漢族,1929年12月生,山西平順西溝人。歷任金星農林牧生產合作社副主任、中共平順縣委副書記、山西省婦聯主任、長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全國婦聯第二至四屆執委。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申紀蘭獲得“改革先鋒”稱號。

資料來源:西交民巷23號、山西日報、山西新聞聯播、新華網、《民主與法制》週刊、海外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