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貴州各市州GDP出爐:趕超雲南,貴陽遵義任重道遠


2018年貴州各市州GDP出爐:趕超雲南,貴陽遵義任重道遠

山川網:2018年區域經濟覆盤系列分省推送至今,只剩下遼寧、廣西、內蒙古、黑龍江、吉林、貴州、新疆、青海8省分篇尚未推送。

截至今天,以上省份中可以通過公開渠道獲得完整各下轄地級市2018年度經濟數據的,只有貴州,所以今天的我們推送貴州篇,顯然是一種必然。

對於其餘的7省,我們只能盼望著對應地方統計局能夠儘快將區域經濟數據完整公佈,這樣我們也好進行對應的推送。

按照先前貴州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貴州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4806.45億元,比上年增長9.1%,增速高於全國(6.6%)2.5個百分點,連續8年位居全國前列。

具體到各地級市情況如何,我們一起來看。


2018年貴州各市州GDP


2018年貴州各市州GDP出爐:趕超雲南,貴陽遵義任重道遠

2018年貴州省年度經濟增速9.1%,按照目前已經公佈的各省年度經濟數據,增速可排名全國第二,僅次於第一位西藏的10.0%。

數據一方面自然值得高興,因為在2018年如此艱難的經濟環境下,能夠取得遠超全國平均增速6.6%的成績,這是個很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同樣需要看到,太遠的我們且不說,就近五年來,這是貴州年度經濟增速首次降至兩位數以下。這是一個信號,一個值得大家關注的信號。

具體來看:2014年貴州GDP年度增長10.8%,2015年貴州GDP年度增長10.7%,2016年貴州GDP年度增長10.5%,2017年貴州GDP年度增長10.2%,2018年貴州GDP年度增長9.1%。

如果你畫一條曲線來看,就會發現2017年之前貴州GDP年度增長雖然每年都在下降,但是這種下降幅度是溫和平緩的,基本與中國整體經濟的逐年放緩大趨勢持平。但是從2017年到2018年,增速大幅下跌超過1個百分點,這對於貴州這樣的經濟增長明星省份而言顯然是事出突然。

對於這個原因,官方已經給出了答案,原因集中在幾點:“內外部經濟環境複雜嚴峻,經濟增長下行壓力較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大,一些傳統領域經濟存量調減”;“進一步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多年較快增長後需要更大增量支撐”。

官方對外傳遞的觀點是十分鮮明的,即貴州年度經濟增速放緩是理由充分的,完全可以理解的。對此,我們過多深追究,因為這並非本文的主要探討方向。


2018年貴州各市州GDP出爐:趕超雲南,貴陽遵義任重道遠

從貴州省各市州GDP來看,2018年貴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98.45億元,同比增長9.9%,比貴州省整體增速高出0.8個百分點,是貴州省各市州地區生產總值第一大市;其次,遵義排名第二,地區生產總值為3000.23億元,增長10.4%。從增速來看,2018年貴州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速最快的是黔西南州,增速高達12%,高出全省GDP增速2.9個百分點。

之於貴州,顯然貴陽和遵義的重要性一目瞭然,這點下文中還會有所介紹,所以本章節暫且一筆帶過。


增速依舊領先全國,但下調趨勢明顯


2018年貴州各市州GDP出爐:趕超雲南,貴陽遵義任重道遠

對於貴州,我們依舊不能將其孤立看待,要充分考慮其所在西南整體版塊近些年的經濟表現,才能夠更好地理解貴州目前經濟發展所處位置。

上表中羅列了西南五省的2018年GDP數據、人均GDP數據和人口總量,沒有列入經濟增速數據,所以這裡我們再進行一下單獨的介紹。

首先是2018年,西南五省的年度經濟增速,除了貴州的9.1%之外,西藏為10%,雲南為8.9%,四川為8%,重慶為6%。

對於2019年,西南五省的經濟預期目標,分別是多少呢?西藏10%左右,貴州9%左右,雲南8.5%左右,四川7.5%左右,重慶6%。

西藏、重慶選擇了與2018年增速持平,貴州、雲南和四川則不約而同選擇了調低目標,其中雲南和四川下調幅度比較明顯。

地方政府對於下年度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往往都是經過多部門再三商榷,有充分數據及現實依據,較大程度會在第二年得以實現的目標。所以,無論是調高、持平還是調低,都能充分表現地方政府對於區域經濟未來的態度和信心。

由於西藏自身過小的經濟總量,所以即使年度增長繼續保持兩位數,但對於西南經濟總量的提振作用並不明顯。我們的目光更是是鎖定在其餘的四省身上。那麼貴州,目前依舊是整個西南版塊的增長冠軍。當然,背景是在貴州仍是四省經濟總量末位的前提下。


趕超雲南,貴陽遵義任重道遠


2018年貴州各市州GDP出爐:趕超雲南,貴陽遵義任重道遠


貴州雖然經濟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但是由於受到過低的經濟基量影響,導致截至2018年,貴州仍位列中國省級行政區第25位的名次。如果是倒數的話,距離後五名也僅僅隔著新疆,位居全國倒數第7位。

從年度經濟總量上看,貴州2018年GDP為14806億元,雲南為17881億元,差不多整整隔出了3000多億元。這不是個小數字,因為2018年全國排名冠亞軍的廣東、江蘇兩省,年度GDP差距也就是4700億元,但兩省的既有經濟體量都高達9萬億+,雲貴兩省則是1萬億+。結合這個背景,貴州想要追趕雲南其實不僅僅是很不容易,而是極其困難。

但為什麼饒是如此,貴州還是應該把目標設定為追趕、超越雲南這件事情上呢?原因很簡單,雲南雖然經濟體量比貴州高3000億元,但是全國排名卻高出了貴州5個席位。

2018年,雲南全國排名依舊位列第20位。3000億元的經濟體量,硬生生隔出了內蒙古、黑龍江、山西、吉林四個席位。

而云南所在的全國第20位的席位,真的這麼重要麼?非常重要。在之前的推送文中,我曾提到過一個觀點,如果把中國大陸的31個省級行政單位按照十名一個區間進行劃分的話。前十是權重型,中十是發展型,再往後則處於面臨邊緣型的隱患位置。

在昨天推送甘肅篇時,我曾重點表達了對整個西北版塊未來的擔憂。今天我們可以結合這個觀點再來看看,西北五省中,除了陝西目前排名全國第15位之外,其餘的新疆、甘肅、寧夏、青海全都位列後十省份陣營,準確說是全都位於後六名的陣營。如何形容這個局面?積重難返。

但西南版塊顯然並非如此,按照如上的陣營劃分,西南五省中一席處於權重型(四川),兩席處於發展型(重慶、雲南),兩席處於邊緣型(貴州、西藏)。這樣的梯隊,整體來看是完全具備進一步向前突圍可能性的。


2018年貴州各市州GDP出爐:趕超雲南,貴陽遵義任重道遠

上圖是之前已經推送過的雲南篇中的數據,雲南雖然16個市州的總量遠超過貴州的9個市州,但是截至2018年,多達10個市州經濟體量不足1000億元水平。真正對貴州形成非常明顯優勢的,正是省會昆明的5206.90億元。

5000億元GDP+城市放置東部版塊或許並不顯眼,但是到了西南版塊情況就大不一樣。這是版塊內一眾城市中僅次於重慶和成都的第三席位置。換而言之,如果說西南版塊在成渝主中心之外,即將誕生新的副中心城市的話,能夠佔到這個位置,顯然優勢即十分明顯。

得利於中國國土面積龐大的優勢,中國各大行政區都可以產生一個區域中心城市,有些經濟較發達的大行政區,區域中心城市甚至遠不止一個(比如華東)。

不同於在同一個大行政區,彼此城市之間存在比較明顯的虹吸效應,大行政區之間,往往存在一些由於地理、文化與歷史原因共同造成的天然隔閡。這種趨勢在經濟全面放緩之後,作用力事實上還會更加明顯。

這其實也就意味著,雖然昆明目前5000億元GDP+的體量,放置到東部地區並不多突出,但是昆明也完全無須去與東部城市對標,因為距離太遠了,天然的隔閡使得兩者之間本身就不處於同一個競爭範圍。很少有企業會考慮選擇昆明還是蘇杭,但是選項換成昆明與貴陽顯然就大不一樣。

此時我們再來看,就會非常清楚地明白一件事,在西南這個大版塊內,貴陽的最大的對手,正是昆明無疑。昆明GDP的5200億元,差不多正好比貴陽GDP的3798億元高出1400億元,這基本上是目前雲南與貴州之間經濟總量差的一半。

而另一半,顯然就應在遵義身上。不同於雲南省內昆明的絕對體量優勢,貴州反而更多體現出貴陽+遵義雙核驅動的形態。如果遵義能夠繼續保持快速發展,進一步幫助貴州追回1000億元+的體量差,那麼貴州與雲南之間的距離就將全面被拉近。

而拉近的目的,顯然並不在於與雲南爭個你死我活,而是想方設法進入全國省份前20位的“希望”區間,拿到下個十年中國省域經濟競賽場的入場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