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人者得天下,諸葛亮曾以他自比,燕國因放棄他而損失慘重

相信大家都知道劉備三顧茅廬用誠意感動諸葛亮,諸葛亮出山神機妙算將蜀國推向巔峰,雖未最終修成正果,但諸葛亮的神通已經不需要小編再為大家介紹了。正所謂得一人者得天下,那麼歷史上除了諸葛亮還有沒有如此強大的人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位比諸葛亮更早的著名軍事家,連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也曾以他自比。

得一人者得天下,諸葛亮曾以他自比,燕國因放棄他而損失慘重

此人就是樂毅,字永霸,是戰國末年燕國著名軍事家,也是縱橫家的典型代表之一。他出生名門,先祖曾是魏國開國功臣樂羊,他從小受到家庭的影響喜好研習兵法,才學出眾。樂毅原來是趙國人,武陵王時代趙國衰敗,樂毅便離開了趙國來到燕國輔佐燕昭王。燕昭王聽聞樂毅到了燕國,立刻擺下宴席以賓客之禮來招待樂毅。在燕昭王的盛情邀約下,樂毅接受了燕昭王的邀請,並向燕昭王進獻了自己的禮物,表達願意留在燕國。燕昭王立刻委以重任,並任命樂毅為亞卿。

得一人者得天下,諸葛亮曾以他自比,燕國因放棄他而損失慘重

這時的齊國在七國中已經處於非常強大的地位,齊緡王也曾聯合其他國家攻打楚國、秦國、宋國,還合力滅掉了中山,為齊國擴展了大面積的國土,在七國中也只有齊國能與秦國爭霸。這時的齊緡王自恃功高,便開始貪圖享樂,大興土木,實行暴政,百姓們都對他十分的不滿。這時燕昭王人為攻打齊國的機會來了,便召集大臣前來商討閥齊一事。樂毅人為,齊國是大國,兵力強盛,僅憑燕國一國之力很難戰勝齊國,所以他建議聯合齊國周圍的趙國和魏國,合力攻打齊國。燕昭王派樂毅出使趙國去遊說趙國,並派其他人去聯合楚國和魏國。結果樂毅憑藉三寸不爛之舌不僅說服了趙王,還讓趙王派人前去說服了秦國,讓他們也加入了閥齊的陣營,為成功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礎。

得一人者得天下,諸葛亮曾以他自比,燕國因放棄他而損失慘重

齊緡王驕奢蠻橫,其他國家也早就對齊國非常不滿,燕國提出閥齊,諸國都紛紛響應。次役燕王任命樂毅為上將軍,趙王甚至把打印都交給了樂毅,樂毅帶領著五國的軍隊前去攻打齊國。齊緡王立刻派齊國大軍前去迎戰,梁軍相遇,樂毅下令大軍展開強勢猛攻,打得齊軍節節敗退。齊軍大敗後逃回了都城臨淄。樂毅認為齊國的精銳部隊已經消滅,便將其他幾國的軍隊遣散回國,自己則帶領燕軍一路凱歌攻入了齊軍內部。

得一人者得天下,諸葛亮曾以他自比,燕國因放棄他而損失慘重

樂毅帶領燕國士兵趁齊軍戰敗無力反擊,再次猛攻齊國都城,齊國頓時一片大亂,不戰而敗,齊緡王也慌忙逃走。齊王逃竄後,樂毅集中兵力攻打臨淄,很快得手。臨淄被燕軍佔領後,樂毅將齊王宮中所有的珍奇玩物都獻給了燕昭王,燕昭王看後十分開心,樂毅也因此被封為昌國君。而樂毅並沒有因此而放棄閥齊,繼續留在齊地作戰,五年時間內,他帶領燕軍攻佔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池,燕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而樂毅不僅是攻下了那些城池,而且在他的治理下,實施了減輕賦稅,廢除苛政鄧一系列舉措,保護當地百姓,來收服人心,成為了當地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得一人者得天下,諸葛亮曾以他自比,燕國因放棄他而損失慘重

不久後,燕昭王去世,太子燕惠王繼位。而新王對樂毅的功高蓋主相當不滿,後在田單的挑撥下撤去了樂毅所有的兵權,從此燕國軍隊失去了主心骨。樂毅心灰意冷,回到母國趙國。齊國聞此訊開始反撲,很快便奪回了被樂毅帶領燕軍所佔的領土。燕惠王后悔莫及,派使者前去趙國尋回樂毅,樂毅從此往返於燕趙兩國,皆被重用,可見樂毅的能力確實讓人折服。

得一人者得天下,諸葛亮曾以他自比,燕國因放棄他而損失慘重

​此後,唐宋等朝代的君王都曾將樂毅供奉於廟堂內,他的才智許多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敬仰。正是因為有樂毅的幫助,燕國才得以以少勝多戰勝強敵齊國,使燕國國力達到從未有過的頂峰。可也就是因為新王不識樂毅才能,才使得燕國再次跌落谷底。可想而知,作為一個國君,識人用人對整個國家的影響是巨大的。小編在想,如果燕國一直得到樂毅的幫助,會不會成為七國中的一個霸主呢?在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如何去發現並重用這些人才呢?懷才不遇的人很多,而苦於無大才的企業也很多,對於企業主來說,識人用人往往也能影響到一個企業的成敗。大家對此有何見解?歡迎大家留言與小編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