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和現身《學而思大師課》講臺,講述建築大師的人才培養觀

講臺上的張永和說話慢慢悠悠,帶著北京人特有的兒化音,聽起來讓人倍感親切。當觀眾問到"您平時如何運用中國的建築智慧"時,他明顯興奮起來,語調升高,"我從小是在四合院長大的,院落式建築是中國文化裡的寶貴財富。"

張永和現身《學而思大師課》講臺,講述建築大師的人才培養觀

他在北京四合院裡住了十來年,無論是作為建築師還是居住者,張永和都對這種院落式建築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經過再創造和設計,他將傳統四合院搬到山林間,創造了坐落在長城腳下的開放式院落"二分宅",讓建築不再閉合,而是與山壁合抱。

在第八期廣東衛視《學而思大師課》上,著名建築大師張永和親臨現場,為觀眾帶來與眾不同的人才培養觀,講述建築世家"放養"而不失獨特的家庭教育故事。

"散養"的第一代赴美留學生

張永和現身《學而思大師課》講臺,講述建築大師的人才培養觀

如今的張永和,之所以能夠成為建築界的大師,得益於他成長環境裡,父母的開放式教育。張永和兩兄弟一直"散養"長大,這使他從小便學會獨立思考和自主決定。"我習慣自己學習,習慣自己做判斷,其實和幼年時的成長經歷很有關係。"

張永和的父親是中國著名的第二代建築大師張開濟,母親則是輔仁大學家政系的高材生。在節目現場,張永和分享了一個少時的故事:一天早上,他發燒了,上午沒去上學。下午退燒後,他便打算去游泳。其他家長可能會勸導孩子,但他媽媽只是淡淡地問,"你覺得自己身體可以嗎?"然後就讓張永和自己做決定。

但這不代表著父母不教育他們。父母對他們有個很高的要求是不能放鬆英語學習,希望兩兄弟能通過英語學習擴大視野,看到更大的世界。也正因從小打好了英語基礎,他才能成為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赴美留學生。

張永和選擇學習建築也是由於受到父親的影響。在他高考的緊要關頭,父親看到張永和喜歡畫畫,就給他建議"你就去學建築吧"。在父親的引導和循循善誘下,張永和選擇了建築行業,這成為他真正改變命運的機會。

美國學成歸國後,無論中西文化差異,還是和父親兩代建築人的理念革新,他始終不斷探索前進。"他們的這種撫養方式,讓我有比較多的幸福感。" 張永和在《學而思大師課》如是感慨。

"手腦並用"找到一生所愛的行當

張永和現身《學而思大師課》講臺,講述建築大師的人才培養觀

2005年,張永和成為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的第一位中國主任。分享伊始,他便和觀眾分享了這所世界頂尖學府的校訓:既學會動腦,又學會動手。在教與學精神的指導下,張永和始終堅持用"動手加動腦"的理念去教育學生。

為了讓學生們瞭解磚的性質與砌法,他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用一塊塊微縮版的磚頭"砌"出壁爐煙囪的模型。"壁爐的煙囪砌一遍,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建築其實基本上就是蓋房子,不懂蓋房子就沒法當建築師。"這與麻省理工校訓上"手腦並用"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聊到教育,從1985年就開始從事教學工作的張永和有很多感悟。他一直鼓勵孩子們動手加動腦地實踐,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全面而均衡發展的人。同時他也鼓勵家長細心觀察,和孩子一起探求適合孩子發展的領域,讓孩子有機會接觸行業,而不是一味地迷信排名,追逐潮流進名校。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行當。

回想起父親張開濟與自己為數不多的幾次"談人生",父親告訴他,"人一輩子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工作,一定要找一個自己喜歡的行當,那樣你的生活會幸福很多。"

張永和現身《學而思大師課》講臺,講述建築大師的人才培養觀

在觀眾互動環節,當孩子們用簡單的積木搭建出心目中的房子,張永和告訴他們搭建房子第一考慮的就是堅固。當孩子們用畫筆畫出最想住的房子時,張永和也一起畫了棟最簡單的房子。他希望孩子們看到簡單的房子已經被畫出來,就會想著畫更有創意的房子。

不以成為大師為目的的人生志向

對於"中國建築大師"這個稱呼,張永和是受之無愧的。他是麻省理工建築系第一位中國主任,普利茲克建築獎第一位中國評委,改革開放後第一代赴美留學生,還創辦了"非常建築工作室"。在一場張永和的展覽上,曾有一面牆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而這些小字都是曾在他門下學習過的建築師的名字。

但他從不以此為傲,他希望自己能成為推動行業向前發展的人。在他看來,年輕人不應只一心想著成為大師,更應想著如何用自己的力量讓行業變得不一樣。

張永很喜歡"意匠"這個詞,"意匠"指既有想法又善於動手的匠人。建築行業需要既有藝術創造力,又真正對行業感興趣的人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堅持不懈在這個行業深耕。

建築設計早已成為了張永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也一直從建築師的視角觀察著這個世界。"動手加動腦,做當代意匠",這句他在《學而思大師課》講臺上送出的金句,不僅是對自身事業的高度概括,更是他對未來建築師們的希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