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是為了不寂寞——《詩經·野有蔓草》賞析

相逢是為了不寂寞——《詩經·野有蔓草》賞析


相逢是為了不寂寞——《詩經·野有蔓草》賞析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在郊野,蔓草青青,白露未晞,男子信步到此,希望與一位女子相遇。那女子美目流盼,清秀婉約,恰好是男子期盼相遇的知己。這位美女知己不遲不早,會奇蹟般地出現在男子眼前,正如現代作家張愛玲所言: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與你邂逅,這也正是詩歌中男子的夢想。

之所以是夢想,是因為非常難以實現。正如現實中,人們都在通過各種渠道擴大交際圈,尋覓結識朋友,但是,真正能夠訴說心裡話或者長期默契的朋友卻很稀缺。我們習慣了戴著各種面具行走謀生,很少有人能與真實的自己面對面,更不要說找到知己。所以,與知己偶然相遇,就成為自古文人情懷中的一個永恆主題。正如後來的辛棄疾希望能在燈火闌珊處驀然回首遇到驚喜,戴望舒期盼在寂寥又悠長的雨巷遇見丁香一樣的姑娘,事實上,他們是為寂寞中的自己尋覓知音。

“偕”意為一起,“臧”就是美好的意思。本詩中的男子希望在清晨的野外,能夠以最美好的自己,遇見另一個美好的人,然後和她一直美好下去。這樣的美好是可遇不可求的,大概也只能化為詩歌中美好的詞句,沉澱為歌吟者那美妙、清新而長久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