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跌傷別以為是小事,兒童骨折其實可大可小

有人說:「有孩子的情況,就會有骨折的意外。」孩子們跌跌碰碰,撞到受傷都是正常事,有人更說這是成長必經的階段。

不過,骨折是嚴重受傷,而問題是小朋友往往不知道出現了骨折情況。專家就說明一下,家長有什麼可以注意的地方。

碰撞跌傷別以為是小事,兒童骨折其實可大可小

6歲的Ayden 就奔跑時,就因為要閃避別人,結果重重的跌了一交。站起來無大礙,就和媽媽回家去。回到家,冰敷了一下膝蓋,然後吃晚飯和睡覺,一切如常。

凌晨5時,他就醒了,哭著叫痛,爸媽馬上送他到急症室去。照X光後,就發現左膝有輕微的骨折,他要蓋上石膏達三個星期,然後接受為時三週的物理治療。

兒科醫院醫生說,這是常見的事。美國醫院的急症室中,骨折受傷就佔了5%。

碰撞跌傷別以為是小事,兒童骨折其實可大可小

第一時間的處理

父母都認為,一般的瘀或腫,只要冰敷,再加一個抱抱就無大礙。不過,骨折的徵狀都包括腫、痛,還有彎曲情況,不能或不願移動,或不能添加重量於該部位上。

嚴重的情況下,斷骨更會插穿皮膚。請不要自行送孩子到醫院,有機會加劇受傷,請叫救護車,固定好孩子的位置,可以的話,使用枕頭或被子墊好傷口。

如果孩子感到痛楚,也可以使用正常份量的止痛藥。

有時候,扭傷或瘀傷實際上可能是骨折,因為兒童的骨頭都較柔軟和有彈性,情況只是彎曲或者有裂口,而非斷成兩截。

傷處未必造成痛楚或者腫起,孩子或可以正常活動部位,但如果痛楚持續超過兩個小時,就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

傷處的治理

孩子一般需要照X光,醫生會決定是否需要打石膏或玻璃纖維,後者較輕及耐用,一般用於情況穩定的傷處,例如有骨折但沒有嚴重移位。

並非所有情況都要打石膏的,例如肩膀位置的小裂口,就可能會使用揹帶固定,大約一週左右就足夠。

碰撞跌傷別以為是小事,兒童骨折其實可大可小

復原的注意

有一種情況叫骨骺板骨折,意思是骨頭端的生長組織受損。當該位置復原時,這個受損的骨骺板或者生長速度會較慢、角度有不同等,所以骨折復原後一至兩年,都可能要定期檢查一下,以確保癒合正常,否則或需要進行手術。

如果兩年前有骨折問題,而現時發現位置有點問題,就最後見醫生。

拆除石膏

過程中,或會使用鋸子,放心不會傷到皮膚的。若果不喜歡噪音,可以預早準備耳罩。

拆掉石膏後,皮膚可能會感到痕癢,風筒調至涼風有助舒緩,或使用抗組胺藥物等。請避免使用物件去搔癢,因為有機會造成傷口,引起感染。

孩子都「享受」打石膏的過程,不妨留個紀念,親友們在石膏上籤個名,送上祝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