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菜單才是餐飲走向成功的——金鑰匙

上回書說到,菜單的製作其實跟拍電影並無多大差別,在討論一部劇的演員素質和手法之前,劇情的策劃與製作往往更加重要,菜單也是如此。更何況菜單的主題基調就直接決定著他的讀者是誰,以及他們看到整本菜單的反應。所以菜單的製作首先應該跳出排版+設計的侷限,多花點時間在主題基調的確定上肯定沒錯。

一本菜單的主題基調是否準確到位,主要由以下三點決定

  1. 餐廳經營者向設計師交代的信息是否準確。餐廳經營者需在製作菜單前與設計師進行全面交流,準確交代各項信息,比如餐廳理念,產品特色,甚是顧客偏好和高,低利潤等。
  2. 設計師本身的觀察力,感受力,審美力和表現力是否到位,比如餐廳選址,裝修,氛圍,以及餐廳檔次,口味等特徵,都會幫助設計師規劃處更接近餐廳本身調性的整體方案。
  3. 設計師與攝影師能否完美配合。設計師通常都會在開拍前幾天與攝影師進行溝通,磨合並確定拍攝方案,之後根據確定的主色調和風格提前準備拍攝器材,器皿,襯布,背景板與裝飾物等道具。

一名專業攝影師往往會讓設計師在製作菜單時省去不少麻煩,比如他們會在拍攝時給某些畫面設計特定的留白,這相當於提前為後期排版設計設置好了網絡。又或者他們在給同一類,相同器皿菜單拍照時直接拍成白底照片,這會讓設計師又快又準的將其規整到同一頁面給人以秩序感,而不至於後期在圖片修補上浪費時間。

菜單的扉頁往往能在黃金10秒內彰顯餐廳的格調,他不僅給顧客流出更多的形象空間,同時還能刺激並增加他們讀下去的慾望。不過扉頁如果完全用文化頁展示,那麼其高昂的成本常常令一些餐廳望而卻步。因此設計時通常會做兩種方案:一種是純粹的文化頁,另一種則是同一頁內有菜品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客單價80元以下,快餐等追求速度和客單價的餐廳並不太適合在扉頁設計上耗費過多的心思:一會降低點餐速度,二會讓顧客覺得有距離感。這就像在勞斯萊斯店裡賣咖啡一樣,即使咖啡價格不高,也不會有多少人願意體驗。對於餐廳來講,充分考慮顧客真正的用餐需求通常比可以追求形式更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