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制度下考個進士有多難?

進士的起源

科舉開始於隋代,開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下詔“京官五品以上及總管、刺史並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這是正史中首次明確提出分科取士,可視為科舉選官制度的發端,此舉打破了魏晉以來九品中正制下的門閥士族選官制度,對我國後世的人才選拔制度有著深遠的影響。

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孝廉科為明經科,並增設進士科,至此科舉在隋代的考試科目基本上固定為秀才、明經、進士三科考試,進士這一稱謂正式進入歷史舞臺。

古代科舉制度下考個進士有多難?

只是隋代享國日淺,短短三十餘年便轟然崩塌,其創立的科舉制並沒有留太多時間去完善、打磨,此項任務還需要交給一個新的大一統的強盛王朝去實現,好在這一切並沒有等待太久,隋朝的繼任者大唐,以它豪邁雄壯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繼續完備了這一歷史創舉。

唐代的進士科

公元618年,唐朝以長安為都宣告建立,在政治上繼續沿襲隋制。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高祖曾下貢舉敕,沿用隋代秀才、明經、進士三科考試入貢士子。等到唐太宗即位,出於對以文治國的高度重視,太宗皇帝在秀才、明經、進士此常科外,另設制科考試,即根據國家的實際需要隨時開設專門的人才考試,此舉極大豐富了科舉的考試內容,適應了國初人才匱乏的局面,無怪乎唐太宗會高興的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

古代科舉制度下考個進士有多難?

但不管科舉名目如何增加、變化,自唐高宗時期明經、進士兩科逐漸成為主要的科舉考試科目,之後隨著考試內容,考試形式、規範的不斷完備,最終進士科成為唐代最主要的考試科目。

進士科也是最難的,分為三場考試,先考貼經,經義精通方能通過,通過後再考文賦,再過者考策問,只有三場皆通過者才能成為“進士”。

有唐一代,每年明經與進士及第者名額一直在一百五十人左右,貞元年間唐德宗曾下敕:“明經不得過一百人,進士不得過二十人。”此後進士名額雖略有增加,卻一直維持在三十人左右。每年各地送往京師參加進士考試的往往在千人以上,應考者三、五十人中方有一人被錄取。因此相較於明經科的高錄取率,唐人常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正因為進士錄取低,地位崇高,玄宗開元以後,士子以“進士登科為登龍門”,成為飛黃騰達的捷徑,士人趨之若鶩。

也正是得賴於進士科在科舉考試中的重要地位,催生了進士第一名“狀元”這個被國人津津樂道,經久不衰的稱呼。

古代科舉制度下考個進士有多難?

宋元時期的進士

歷經五代十國大半個世紀的紛亂,宋王朝相繼滅亡諸國結束戰亂,成為統一的中原政權。鑑於唐末以來的藩鎮割據,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制定了重文抑武的國策,科舉制度在宋代有了長足發展,趨於成熟。

也是從宋代開始進士科正式固定為三年一考,並分為三級考試,即州試(各州地方主官主持)、省試(禮部主持)、殿試(皇帝親自主持),科舉程式不僅發生系統的變化,錄取人數也隨之擴大,太宗、真宗朝每科錄取人數也達到了一百五十多人,而到了仁宗朝錄取數量突破了三百人。

錄取人數的增長,一方面是大宋朝廷為了籠絡讀書人,力行以文治國的國策決定,一方面也是宋代對唐以來的科舉科目進行大規模變革,甚至北宋後期進士科成為唯一存在的科舉科目,錄取人數自然要隨之增加。

雖然錄取的人數多了,但進士含金量卻沒減少,反而提高,大宋朝廷將進士分為三等,第一等進士及第,第二等進士出身,第三等同進士出身。並規定考中進士可免去吏部的銓考直接授官,而第一等的進士及第者,很多人日後都宣麻拜相,因此宋人也稱進士科為宰相科。

有宋一代對科舉是大力提倡,宋真宗就有著名的勸學詩,詩云: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如此社會風氣極大刺激了宋代的文教昌盛,各地私學林立,催生了我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書院:“應天書院、嶽麓書院、嵩陽書院、白鹿洞書院。”

古代科舉制度下考個進士有多難?

故此宋代讀書人赴試求取功名者不計其數,全國讀書人每三年為爭三百的進士名額擠破了頭,畢竟成為進士那就可以授予官身了。

到了元代,蒙古人建立的少數民族王朝對漢族士子重視程度並不足夠,縱觀元朝九十多年曆史,科舉考試僅僅開設了16科,共錄取進士1100多人,其中為保證蒙古人和色目人錄取名額,還對漢人名額進行半數的限制。因此科舉在這一時期整體處於低迷,漢族士大夫對元王朝離心離德。

不過在經歷短暫低潮期後,科舉制度隨著大明王朝的崛起而達到了歷史的鼎峰。

科舉鼎盛時代

公元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建國號“大明”,隨著南征北戰,追亡逐北,新的大一統王朝再次屹立東方。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詔開科取士,雖多有反覆,但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欽定“三年大比”制度,明確三級正試,逢子、午、卯、酉年各省舉行鄉試,選拔舉人,鄉試次一年,也就是逢醜、辰、未、戊年由禮部舉行會試,殿試與會試同一年。

在鄉試、會試、殿試三科正試外,還有童生試,分縣試、府試、院試三級,只有通過童生試獲得秀才功名成為生員,在鄉試前的科試合格後才有參加鄉試的資格。

正是通過六道科考的層層選拔,能考中進士更顯得尤為不易。就拿童生試的生員名額來說,明初各縣、府的生員都有定額,不過二三十人,之後歷朝多有增添,每科數量大致控制在一百多人,有多少讀書人為成為秀才而蹉跎科場,從少年郎變為垂垂老者。

而即使早早通過了童生試,鄉試也未必能過,鄉試的錄取率更低,各省名額不定,大明兩京一十三省,除兩京鄉試名額維持在一百多人外,其他諸省並未滿百。拿南京所在南直隸來講,每科鄉試參加考試的生員多達兩萬多人,為爭那一百來人的錄取名額是何等慘烈。

古代科舉制度下考個進士有多難?

這是為什麼鄉試中舉者的地位會雲泥之判,即使不能考中進士也能成為地方鄉紳,也有做官的資格。

鄉試中舉後,舉人可以進京參加會試,這可國朝盛典,朝廷上下尤為重視,錄取貢士的名額達三百多人,基本上維持在十三取一,相較鄉試和童生試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會試容易了許多。通過了會試基本上就完成了科舉之路,殿試只是定三甲名次並不黜落人。

正是明代對科舉的重視,吸取歷代經驗不斷改良科舉制度,使之達到鼎盛,也使文官制度發展為歷朝最為成熟完備時期。進士出身成為為官正途,明代官場常有這樣的規矩,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這些從科舉中產生的進士們已經成為維繫帝國穩定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