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新加坡教育政策的核心

在所有的低齡留學國家中,新加坡是首選!

新加坡的整體教育水平、師資力量、教學環境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以至於很多歐美國家都會借鑑新加坡的教育。

新加坡中小學在語言、藝術以及音樂等方面都設有非常多元化的課程,學生可以從一系列的選修課程中選擇符合自己興趣的課程。

政府經過多年的探索,在基礎教育政策方面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架構,即以資優生為對象的“促優”政策,以學困生為對象的“扶弱”政策,以所有人為對象的“全納”政策。

教育體系以多次反覆分流而著稱,即備受推崇的精英主義教育。其實,“分流制”的核心理念就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 新加坡教育政策的核心


直通車綜合課程(IP)


都知道新加坡教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精英教育模式對於優秀的孩子來說更是如魚得水,從小學就開始分流,PSLE考試後,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選擇直通車綜合課程(IP)。

綜合課程(IP)專為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提供六年的中學與初級學院的直通車計劃。這些學生將從廣泛和多元的學習經驗中獲益,直通車綜合課程旨在發掘學生在學術課程以外的潛能。


因材施教| 新加坡教育政策的核心


修讀IP課程的學生將參加劍橋A水準考試或其他專業文憑的考試,不需要參加O水準考試,開辦直通車綜合課程的學校在中一招生。

當然,學校也會錄取適合修讀這項課程的中三學生,所以,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努力,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提供直通車課程的學校名單如下:

英華自主中學(IP-IB)

四德女子中學(IP,最後兩年於維多利亞初級學院就讀)

德明政府中學(IP+BSP)

美以美女校(IB,最後兩年於英華自主中學高中部就讀)

國家初級學院(IP)

新加坡國立大學數理中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文憑)

南洋女子中學(IP+BSP,最後兩年於新加坡華僑中學高中部就讀)

立化中學(IP+BSP)

淡馬錫初級學院(IP+CLEP)

新加坡華僑中學(IP+BSP/CLEP)

萊佛士書院(IP)

萊佛士女子中學(IP,最後兩年萊佛士書院高中部就讀)



中學直接招生計劃(DSA-Sec)


除了IP課程,新加坡教育部針對在某些領域有特長的學生提供了中學直接招生計劃(DSA-Sec),在小六會考成績放榜之前就會錄取。


因材施教| 新加坡教育政策的核心


以上兩種課程都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特色,在國內,至少現狀還是大部分學校都是唯分數論英雄的。



特選學校


相信對新加坡教育有所瞭解的都知道,新加坡的學校分為:自治學校、自主學校、特選學校、專科自主學校、專科學校、專為普通(工藝)課程學生開辦的專科學校。

特選學校有專門為雙語及學術成績優秀的學生而設定的特別課程,目前特選學校有11所:


特選學校

1.聖公會中學

2.公教中學

3.聖尼各拉女校

4.中正學校(總校)

5.德明政府中學

6.新加坡華僑中學

7.海星中學

8.新加坡南僑中學

9.南華中學

10.南陽女子中學

11.立化中學


在新加坡教育部全國中學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十大中學中就有五所特選學校,特選學校對從國內去新加坡留學的學生是非常有優勢的,畢竟在中國長大的,華文肯定不是問題。


因材施教| 新加坡教育政策的核心


新加坡中學分為快捷班和普通班,通過AEIS考試的國際學生進入快捷班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快捷班是四年制的。



新加坡教育四大分流


1 小四分流

新加坡的小學教育實行彈性學制,年限為 6 - 8 年,前四年所有學生都學習同樣的課程,重點是學習雙語即英語和各種族的母語(EM : English and Mother Language),輔之數學、道德教育學習。

四年級結束進入五年級時要進行第一次分流考試。

根據雙語考試成績結合數學和道德教育成績,把學生分為三“流”,即EM1、EM2、EM3(EM1的學生成績最好,EM2的學生一般,EM3的學生較差)。

通過鑑定,讓學生分別升入五年級三個不同的課程班。

●普通雙語班。

●延長雙語班。

●單語課程班。

因材施教| 新加坡教育政策的核心


2 小六大考

第二次分流考試是小學畢業的離校考試。

普通雙語班和延長雙語班的學生分別經過6年和8年的小學教育後,通過PSLE的考試,被分別編入中學(相當於我國的初中) 三種不同的課程班:特選課程班、快捷課程班、普通課程班。

●特選課程班。

●快捷課程班。

●普通課程班。

上述快捷班和普通課程班編在一個學校,可以隨時調換。普通班的學生如果成績優異可以調到快捷班,反之,快捷班的學生如果成績不及格者就要調到普通班。

因材施教| 新加坡教育政策的核心


3 中四畢業分流考試

以上各種班級符合要求的學生在中四畢業時要舉行統考,成績最優的10 %學生進入初級學院(類似我國的普通高中);

成績次優的20 %學生進入工藝教育學院(相當於我國的職業高中) 或理工學院(相當於我國的中專和大專)。

工藝教育學院的學生也可在學習期間經考試轉入理工學院學習,他們以後多在商業、工業等領域充當中層管理人員;剩下的70 %學生進入技能教育系統。


4 A級統考

10%最優學生在初級學院畢業時,要舉行一次GCE“A 級統考”(劍橋普通教育文憑高等水準考試)。

通過“A 水準”的畢業生根據成績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高等學校繼續深造,也可以直接升入英美兩國的大學就讀,不及格者進入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下屬的聯合訓練中心接受高級技術訓練。

因材施教| 新加坡教育政策的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