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鹹輝數說60年發展成就

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咸辉数说60年发展成就

資料圖:寧夏父母帶著孩子一同體驗現場採摘枸杞的樂趣。 李佩珊 攝

中新網北京8月30日電 (陳小願 李晗雪)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0日在北京舉辦發佈會,介紹寧夏回族自治區60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慶祝活動。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鹹輝在發佈會上用數據介紹了60年來的發展成就。

她首先從四個方面介紹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以來的發展情況: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黨的民族政策惠及寧夏各項事業;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綜合實力不斷實現新突破;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各族群眾幸福指數越來越高;始終堅持與時俱進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鞏固發展了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圍繞“綜合實力不斷實現新突破”,鹹輝表示,寧夏堅決貫徹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是經濟總量大幅提升,2017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達3453.9億元(人民幣,下同),分別是1978年和1958年的266倍和1053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0917元,分別是1978年和1958年的138倍和289倍;地方財政收入417.5億元,分別是1978年和1958年的132倍和720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813億元,分別是1978年和1958年的893倍和4100倍。

二是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所有縣市通高速、所有鄉鎮通油路、所有行政村通公路;中南部城鄉飲水、400萬噸煤制油、寧夏至浙江直流輸電工程等一批事關寧夏長遠發展的大項目建成投用;特別是吳忠至中衛城際鐵路、銀西高鐵、中蘭高鐵、包銀高鐵正在加快建設,寧夏人民期盼多年的“高鐵夢”正在變為現實。

三是城鄉面貌發生鉅變,2017年,全區城鎮化率達58%,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31.4平方米;沙化、荒漠化土地連續20年“雙縮減”,森林覆蓋率達14%。

關於“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鹹輝表示,寧夏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每年將70%以上財力用於民生事業。

一是脫貧攻堅成效突出,累計減貧330萬人,其中近5年減貧71.9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16.9個百分點。

二是收入水平顯著提升,2017年,全區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29472元和10738元,分別是1978年和1958年的85倍和93倍。

三是社會保障更加健全,近5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的參保人數分別增長26.8%、10%、37.4%、41.4%和23.1%。

四是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健康”國家級示範區獲批建設,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高中階段、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81.5%、90.3%和46%,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衛生技術人員分別達4272個、3.85萬張、4.97萬人,基本形成了覆蓋城鄉的公共文體服務設施網絡。(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