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易學應用自如,必須弄懂納甲背後的奧妙

昨天一篇文章寫了納甲的兩種說法,其中三爻納甲,很多從事風水的朋友知道用法,但可能不知道納甲背後的道理,今天補一篇,讓易友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本文卦、數、五行推演比較複雜,要潛心看一看。

一、從先天卦數了解陰升、陽降

要想易學應用自如,必須弄懂納甲背後的奧妙

《洛書》的八方之位,本來就是先天八卦之數,先天八卦之數就是乾為父得九,震長男得八,坎中男得七,艮少男得六,數序遞減表示陽降。坤為母得一,巽長女得二,離中女得三,兌少女得四,數序遞增表示陰升。

二、以加減一、二、三、四理解陰陽漸升漸降,陰陽轉換又循環

陰陽交合轉換,隔數循環,陽卦依次減一、二、三、四,陰卦加一、二、三、四。乾九減一得震八,震八減二得艮六,艮六減三得離三,離三不夠減四,加十減,十三減四得乾九,這樣乾、震、艮、離形成一個四陽卦的循環。(離卦本陰為什麼變成陽卦?)

坤一加一得巽二,巽二加二得兌四,兌四加三得坎七,坎七加四得坤一(十一取一)。這樣坤、巽、兌、坎形成一個四陰卦的循環。(坎卦本陽為什麼變成陰卦?)

三、水、火為天地陰陽二氣,陰陽互根能轉換

離本陰卦怎麼跑到陽卦中成陽卦了呢?因為水火為陰陽二氣,陰陽互為其根,水火互藏其宅。先天乾卦變後天離卦,先天離卦變後天震卦,所以離卦夾在陽卦中間不得不變陽卦。

先天坤卦變後天坎卦,先天坎卦變後天兌卦,所以坎卦夾在陰卦中間不得不變陰。離、坎兩卦雜在兩漸升漸降隔數循環中陰陽相變,成變化而行鬼神。

四、十天干陰陽五行相生相剋成循環

要想易學應用自如,必須弄懂納甲背後的奧妙

十天干的五行配數序應該是這樣的:一甲木、二乙木、三丙火、四丁火、五戊土、六己土、七庚金、八辛金、九壬水、十癸水。按這個數序和五行相生相剋屬性,各天干循環隔數去數知生克,隔一為所生,隔三為所克,隔五為受克,隔七為受生,這樣依次循環就是天干五行的相生相剋。

五、戊己中宮土,天干從此開始數,陽幹對陽卦,受克即受納

戊己中宮土為不用,從陽土戊出發開始數,數到隔五是受克,並配上乾、震、艮、離循環的四陽卦,比如第一個隔五數的是一甲,所以乾納甲,再隔五數的是庚七,所以震納庚,再隔五數是丙火,所以艮納丙,再隔五數是壬九,所以離納壬。

從陰土己出發也按隔五數,配上坤、巽、兌、坎四陰卦,比如從己第一個隔五數過去是二乙,所以坤納乙,依此類推,可以得出其它卦的納甲,是不是很燒腦?你們慢慢琢磨吧,用圖來表示更直觀,如下圖

要想易學應用自如,必須弄懂納甲背後的奧妙

所以納甲順序就是五行屬性受克的道理,受克即受制,就要敬畏並且包容接納,這就是易道之理。納甲有一定之數就有一定之理,所以形家以此察山川之性情,辨陰陽之貴賤,審吉凶之避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