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抓住有利時機攬年輕國腳 未來國家隊以恆大為班底無可厚非

1992年1月30日晚,徐根寶指揮的中國奧林匹克足球隊以1比3負於韓國隊,魂斷吉隆坡,與巴塞羅那絕緣,這樣,徐根寶通過競選獲得的國家隊主教練一職,還沒有來得及上任就被“罷免”了。

這是專業年代本土教練的最後一次嘗試,於是,中國足協把眼光放到了國外,不過,在外籍主教練沒有到來之前,中國隊馬上要面臨4月20日至26日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十屆亞洲盃賽第四小組預選賽

最終,中國足協採取了“權宜之策”,他們用粵穗聯軍代表中國隊出征,教練員是陳熙榮、周穗安,運動員有區楚良、黃洪濤、朱波、黃啟能、李勇、池明華、歐陽耀星、餘偉騰、郭億軍、謝育新、麥超、李朝陽、高洪波、彭偉國、吳群立、梁浩先、胡志軍、蔡晟。

恆大抓住有利時機攬年輕國腳 未來國家隊以恆大為班底無可厚非

最終,粵穗聯隊三戰三勝(小組裡三個對手分別是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輕鬆獲得亞洲盃參賽權——那時候整個亞洲足壇,除了韓國特別強,中國隊和很多強隊都處於同一水平線,甚至可以說略有優勢,所以,用地方隊去打個亞洲盃預選賽,那也是小菜一碟。

但無論如何,用地方隊代表國家隊出征,都是一時應急之舉,如果說這個“絕唱”有什麼借鑑意義的話,那就是當年中國隊實力真強!廣東足球人才真鼎盛!

27年過去了,當恆大豪攬六名國字號隊員的時候,要成為“國家集訓隊”以後,是一種歷史的重複嗎?

要舉正面的例子,國內國外都有,文前的粵穗聯軍是一個;歐洲經驗:拜仁慕尼黑隊多年是德甲豪門,隊內一直有八九名德國國腳球員。從90年代初的意大利世界盃到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德國國家隊基本都是以拜仁隊的國腳為主要班底,再加上其他兩三傢俱樂部的三五名國腳球員。西班牙國家隊也一直是這樣的組隊模式,主要是以巴薩、皇馬兩家頂級豪門的國腳為主,甚至首發11人基本都是由巴薩、皇馬隊的國腳球員。

亞洲成功經驗:本月初結束的亞洲盃,強勢崛起的卡塔爾隊中有9名球員來自國內老牌勁旅薩德隊,6名來自前身是老牌勁旅萊霍維亞隊的杜海勒隊。

但是,我們所舉的經驗,跟恆大都不一樣,拜仁也罷,皇馬也罷,巴薩也罷,他們囤積的大量優秀隊員都是遵循商業運作,而恆大這次大規模轉會,最讓外界質疑的是:行政力量到底在當中起了多大作用?

那麼我們看看恆大這次引進隊員的具體情況:

恆大抓住有利時機攬年輕國腳 未來國家隊以恆大為班底無可厚非

先是韋世豪、高準翼和吳少聰。吳少聰從日本轉會而來,暫且不提;韋世豪,去年在北京國安不受重用,早就想走;高準翼所在的河北華夏,已經大幅度削減開支,賣人也毫不奇怪。再看劉奕鳴、張修維和何超。何超所在的長春亞泰已經降級,這一下子削減了轉會的難度;至於劉奕鳴和張修維,原俱樂部投資人束昱輝被抓,他們早就被各路豪強虎視眈眈。

只能這麼說,恆大抓住“有利時機”,要到了他們想要的一些人;但他們沒有要到他們想要的其他人,包括山東魯能的劉洋、蒿俊閔和王彤;江蘇蘇寧的吳曦和黃紫昌,北京國安的池忠國——很簡單,魯能、蘇寧和國安可不比亞泰、華夏和天津天海這些俱樂部,別人的“後臺”,也硬得很呢!

再回過頭來看“國家隊”打中超一事,可以說,這個提議一直在走鋼絲,最後走到這一步,也是一個妥協搖擺的結果,畢竟,即使恆大成為“國家集訓隊”,他們也很難想要誰就要誰。

恆大抓住有利時機攬年輕國腳 未來國家隊以恆大為班底無可厚非

但是現在的形勢很明朗,未來國家隊一定是以恆大為班底,再補充個別球員,有關方面希望用這種方式實現殺進2022年世界盃的目標——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有關方面已經對於“常規做法”喪失了信心,因為常規做法在本屆亞洲盃上已經達到了極致,最好的教練,裡皮,而鄭智、郜林、馮瀟霆等人已經是國內最好的球員,結果呢,亞洲八強而已。

所以,權宜就權宜吧,一擼到底,包括趕著球員去劉洋,加快歸化的腳步,再加上“國家集訓隊”,三管齊下,玩把大的。

而恆大,就是三條線裡中的一條線而已。對於恆大來說,但願他們起到的作用真的如當初設計的那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