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原借款-北洋政府佔了日本的便宜

西原借款-北洋政府佔了日本的便宜

段祺瑞

都知道清政府無能,戰敗之後簽了不少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其實在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北洋政府還坑了日本一次,和日本簽了”不平等條約“。

1916年6月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病逝,副總統黎元洪繼任大總統,由國務總理段祺瑞掌握實權。此時國家財政面臨崩潰的危險,政府官員的工資、軍餉警餉都難以為繼。

此時日本停止支持中國南方革命黨人,支持段祺瑞政府,增加對華經濟援助,試圖維持並擴大日本在華利益。自寺內正毅1916年10月上臺之後,立刻派其私人幕僚西原龜三多次前往中國秘密訪問。

在1917-1918年期間,段祺瑞共向日本借款1.45億日元。其中由西原龜三與段祺瑞政府的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商辦議定的有吉會鐵路、滿蒙四鐵路、吉林、黑龍江兩省的森林和金礦、有線電信、參戰、交通銀行等八項借款,共計1.45億日元。

通過這一借款,段祺瑞政府把中國山東和東北地區的鐵路、礦產、森林等權益大量抵押給日本,只不過後來並沒有得到落實,最終淪為一紙空文(也有說法是這些條件為日本入侵東北埋下了隱患)。

後來資料顯示西原借款所得款項,用於財政性支出佔65.22%,軍費佔總支出佔25.40%。曹汝霖表示有這筆錢之後,政府財政壓力得到緩解,“官員無欠薪,軍警無欠餉”。

當初馮國璋得知段祺瑞又從日本人那裡借錢後,不無擔憂地說:“可是債借多了,將來怎麼還哪?打仗又沒有必勝的把握,枉使生靈塗炭,實在叫人痛心!我看還是都慎重點好。”

段祺瑞不以為然地說:“慎重是對的,可是不能不幹事呀。咱們對日本也就是利用一時,這些借款誰打算還他呀,只要咱們國家強起來,到時候一瞪眼全拉倒!”

而後北洋政府倒臺,國民政府成立後,以“賄選總統之下的北京政府所借的外債,概不負責償還”而停付本息,日方還因此血本無歸。

這一系列借款,因日方經辦人是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寺內正毅摯友西原龜三而得名“西原借款”。(By王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