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定情信物——美翻了!浪漫又精緻!

情人節剛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收到對方甜蜜蜜的禮物呀?是玫瑰?戒指?巧克力?其實其實要論定情信物,還是古代的比較走心,要比現代人浪漫多了都是十分精緻美麗且充滿情意的。今天呢,潤界小編帶大家看看中國古代的定情信物吧。

曹操的主簿繁欽曾作《定情詩》,詩中寫到中國古代女子的定情信物。

同心結

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

中國古代的定情信物——美翻了!浪漫又精緻!

“結”是一個被賦予多美好色彩的漢字。同心結也一直是古人表達情感的信物。《詩源》記載:文胄與姜氏相愛,文胄送姜氏一枚百鍊水晶針作為信物。姜氏打開箱子,取出連理線,穿上雙針,織同心結回贈文胄。將那絲絲縷縷的錦帶編成連環迴文式的同心結,贈與所愛之人,綿綿思戀與萬千情愫也都蘊含其中了。相對於其它的信物,同心結有一份含蓄的深沉,因為它融入了戀人的巧思。

戒 指

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

中國古代的定情信物——美翻了!浪漫又精緻!

用戒指定情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太平廣記》裡說書生李章武與華州王氏子婦相愛,臨別時王氏子婦贈李章武白玉指環,並贈詩曰:“捻指環相思,見環重相憶。願君永持玩,循環無終極”。後來李章武再去華州,王氏子婦已憂思而死,二人遂神會於王氏宅中。

手 鐲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中國古代的定情信物——美翻了!浪漫又精緻!

手鐲在古代有很多的稱謂, “跳脫”就是其中一種。古代的文學作品中,常見女子以手鐲相贈戀人的情節。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記述了仙女萼綠華曾贈羊權金和玉的跳脫。蒲松齡《聊齋志異.白於玉》中寫書生吳生偶入仙境與一個紫衣仙女歡好,臨別時,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釧送給吳生留念。

玉 佩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中國古代的定情信物——美翻了!浪漫又精緻!

玉在中國文明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古人賦予了美玉很多美好的人性品格。

《詩經》裡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句。直到今天,人們仍稱讚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羅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繫於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人有所屬。女兒出嫁時,母親戀戀不捨地與其束結羅纓,這就是“結縭”。女子為心儀之人的佩玉結綴羅纓,心意昭昭。

何以結相於?金薄畫搔頭。

中國古代的定情信物——美翻了!浪漫又精緻!

搔頭是簪的別稱。據《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寵愛李夫人,有一次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搔頭,搔頭之名由此而來。簪還象徵著尊嚴。古時規定,罪犯不許戴簪。后妃有了過錯,也要退簪,像《甄嬛傳》安陵容就為父脫簪待罪。

纏臂金釧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

中國古代的定情信物——美翻了!浪漫又精緻!

“綰臂雙金環”指的是臂釧,又稱纏臂金。

這是中國古代女性纏繞於臂的一種裝飾,是用金銀帶條盤繞成螺旋圈狀。所盤圈數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纏臂金的奧妙在於,戴上之後無論從什麼角度看,所見都為數道圓環,而相互不關聯,宛如佩戴著幾個手鐲一般。

耳 環

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

中國古代的定情信物——美翻了!浪漫又精緻!

唐代張籍《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中的“明珠”指代的就是耳環。是否也因為這首詩讓人覺得以耳環為信物透著悲情?

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

中國古代的定情信物——美翻了!浪漫又精緻!

釵為珠翠和金銀合製成花朵或其它造型的發鈿,連綴著雙股或多股長針,用來固定髮髻。使用時安插在雙鬢。

香 囊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

中國古代的定情信物——美翻了!浪漫又精緻!

香囊的歷史由來已久,古人佩戴香囊大約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

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

中國古代的定情信物——美翻了!浪漫又精緻!

古時將絹稱為“紈素”,“紈素三條裙”指的是絹做成的裙子。關於裙子的情愫最讓人感慨的莫過於武則天這首《如意曲》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這詩是她為誰寫下的呢?一樣騫累於千丈紅塵和茫茫人海,人世間的女子哪怕豪氣干雲如武則天看到月光下的桂樹,仍舊沒逃過夜夜綿長的思念……

團扇

中國古代的定情信物——美翻了!浪漫又精緻!

越國大夫范蠡到諸暨城南苧蘿山尋覓賢良,卻與赤足浣紗的西施一見鍾情,而且定下了百年好合的誓約。心靈手巧的西施便用麥草編成扇,將自己的容貌用彩絲繡於扇芯,送予範郎。古人在以詩詞表達自己心聲時,也不忘用團扇作指代,借物喻人、託物言志。西漢時期的團扇,因為它潔如明月,蘊涵著團圓、歡聚之意,很容易就被女性細膩、溫婉、浪漫的性情發現和選擇,將它視為純潔愛情的象徵。

怎麼樣,這麼一看是不是覺得古人心思奇巧呀,喜歡這篇文章就多多關注上海潤界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