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律師到包工頭(十一)他曾經是上市公司的總裁助理

從律師到包工頭(十一)他曾經是上市公司的總裁助理

但他好像沒有這種自覺,一邊吃飯一邊給我打氣。

“律師費我暫時沒有,但這個案子肯定是能贏的!到時候你直接從裡面提成就是了。他在美國,這個撫養費得按美國的標準來算,而且是美元,換成人民幣怎麼也不少了!”

不知道出於一種什麼心理,我沒有接茬,而是問:“這個案子估計不好弄啊!如果打不贏你以後怎麼辦?”

我似乎聽到他微微嘆了一口氣。盆子裡的飯也吃得差不多了,他放下筷子,從口袋裡掏出一疊餐巾紙,給我一張,然後自己擦了擦嘴。

“我要這筆錢呢,其實不是為了養老,我還是要做事的。”他說得很平靜,也很堅決,“我又發現了一種新的器材。這個器材,那就沒那麼容易仿製了!”他的眼睛慢慢的亮了起來:“告訴你呀,這一次,就算養老金拿不到,拆遷還要補我一套房子,這套房子怎麼也要值幾十萬,算算也夠我的啟動資金了……”

我當時就直接被嚇傻了,一把年紀了,你還玩兒?“你就不怕真的‘死無葬身之地’?”這句話差點就脫口而出。所以直到現在,我都很後悔,後悔當時沒有附和兩句,給他一絲慰藉一點希望。我傻傻的表情看在他的眼裡,不知道他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多年以後我才明白:有的事,輸了就輸了,可以一笑了之;有的事,你輸不起!所以你一輩子都認不了這個輸,你一定會想我還要再賭一把——說不定這一次,就能把所有輸了的再贏回來呢?

一無所有的人,只能活在希望裡。

“呵呵”,他自個兒笑笑:“小葉啊,‘世事如棋局局新’。這人生啊,像一盤棋,又不只是一盤棋……”

我忘了後來我們怎麼一起回去怎麼分手道別,只記得後來他知道我在地產公司上班,很是高興:“房地產不錯啊!以後十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點啊。”那一年,是2004年。

但中國經濟走向,和我這個小角色沒什麼關係,我還得繼續苦逼的找份工作養活自己。那時候求職的網站已經有了,最火的好像是中華英才網;但現場招聘還是主流,所以我滿上海的跑招聘會。在招聘現場就發現了一種叫做“求職驛站”的地方,是專門為求職者提供住宿的。

房子就在附近,我去看了一下。真的很不錯:首先,不是地下室,手機信號滿格;然後,交通方便;最後,所有的求職者聚在一起,不孤獨呀!樓道里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和地下室旅館形成鮮明對比,讓人的精氣神一下就提了起來,“原地滿血復活”。當我知道這個地方就是幾個上海大學生搞起來的時候,有生以來第一次覺得“做生意”(那時候沒“創業”這個詞)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嘛。

我果斷的從地下室搬到了這裡。在求職驛站我住的的是“上等房”三人間。室友裡有一個大連人,大概是個水手之類的,異常魁梧高大,說是來找工作的,但我看他一天到晚瞎玩兒,揹著一個碩大的揹包,看地圖就是看外灘周莊之類的。另外一個比我大幾歲,三十左右的樣子,精神利索,話不多氣質沉穩。但第一個晚上,他就給我們一個驚喜。

他搗弄出一把吉他來,問會不會打擾我們。哪會呢?我們趕緊起鬨,來一曲來一曲!這種場面估計他也見得多了,笑笑就開始了。

天啊!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聽現場版的吉他演奏。震撼,特別震撼,和聽磁帶聽CD聽功放什麼的完全不一樣。

旋律響了起來,他邊彈邊唱:

每個夜晚來臨的時候

孤獨總在我左右

……

我想超越這平凡的生活

註定我暫時的漂泊

無法停止我內心的狂熱

對未來的執著

……

擁抱著你OH MY BABY

可你知道我無法後退

……

當時只是覺得各種興奮激動,小臉漲得通紅,使勁鼓掌叫囂。如果是現在讓我再聽一次,我一定沉默不語滿含熱淚!這樣,或許才是給他的最高褒揚。

他很謙虛或者自覺,一曲過後,就是自己撥弄著一些我們弄不明白不成曲的調子,但不知道是不是記憶加持,總覺得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悲愴激昂。

他找工作不急,人才市場轉轉,有時候一天都沒投出一份簡歷;但只要一投簡歷,就會坐在那裡,巍然不動,一聊就是好久,旁邊的求職者要麼自覺的圍成一個圈,看他表演;要麼就紛紛散去,讓他一個人表演。從他身上,我第一次知道,什麼叫做“氣場”。

他自己說,他已經做到上市公司總裁助理的位置。結果幾個同學一搗鼓,他辭職開公司,要把糧食賣到非洲去——他們一哥們是非洲一個小國的總統/酋長兒子什麼的。告訴他們,“中國的糧食太便宜太多了,只要運到他們那裡,換黃金換象牙換鑽石,都跟玩兒似的”。

結果傻乎乎的折騰了很久,前前後後投入了幾十上百萬,最後卡住了。糧食是國家戰略儲備物資,運不出去!各種關係都用盡了,實在沒有辦法,所以半生積蓄就打了水漂。

-----------------------------

本人親身經歷,原名《折騰》。不過他們說玩頭條號,標題一定要長,ʅ(‾◡◝)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