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一甌政和白茶的驚豔

引言

茶研客深深沉醉於福鼎依海傍山的風景,沉迷在毫香、花香的馥郁裡,雖不願醒,然行程已定,遂匆匆拜別福鼎的茶友,一路向西,向白茶的另一個聖地—政和進發。

尋覓一甌政和白茶的驚豔

一路奔波,經柘榮、福安然後至政和,路越走越窄,在驚險中我們不斷有一種神奇的興奮,因為政和越來越近。終於到了政和縣城,這個因茶而名的小城,綿延千年至今,這小小的一彎山城,沿七星溪而建,溪水湍急,清澈碧綠,一眼見底,建築蜿蜒向前,廊橋古建、現代大橋連接南北,古韻猶存的木建築與高樓大廈相伴而生,參差錯落著非常扎眼,抬頭就見古樸莊嚴的七星塔,悠然矗立,若世外高人守候。

尋覓一甌政和白茶的驚豔

尋覓一甌政和白茶的驚豔

至茶廠,幾杯茶入喉,瞭解睏乏,即隨茶主人進山看茶去也,一路穿行在竹海林陰道,曲折盤旋,到了念山的鹽茶古道,風颯而爽,樹梢形成的綠色錦緞隨風而舞,讓人心曠神怡,仔細查看茶園,可惜毛竹瘋長,吞噬茶園,讓人惋惜不已,只能遙遙的觀望對面的茶園,慶幸於生態絕佳地殘留的一抹芬芳。

尋覓一甌政和白茶的驚豔

尋覓一甌政和白茶的驚豔

下得念山,遂朝鐵山、錦屏一路前行,話說政和大白茶的母樹生於鐵山,然而據說時日漸杳,人世飄零,政和大白茶母樹不知所蹤,連遺蹟都尋覓不到,亦是一憾也。當車子來到錦屏的青山綠水間,所有的人不僅歡呼起來,抬頭仰望的是湛藍微雲的天空,抬眼皆是滿目蔥翠,茶園稀稀疏疏分佈在溪水兩岸,半山腰間,基本沒有成片的茶園,微風徐來,粗壯的枝幹隨風盪漾,更讓人狂喜的是那一彎溪流,依落差成瀑,清脆悅耳,所積之水,就是一汪讓人心醉的翡翠,跳至水前,掬水輕啜,甘甜異常,溪水撲面,涼沁心底,不由心底讚歎,這樣的環境,這樣的茶園,沒有好茶就怪了。

尋覓一甌政和白茶的驚豔

尋覓一甌政和白茶的驚豔

尋覓一甌政和白茶的驚豔

再回茶廠,品一道地道的政和白毫銀針,對茶的理解和感受深刻了好多,政和銀針由於品種、海拔以及製法的原因,比起福鼎銀針來,茶針普遍瘦長,但茶質柔韌,異常耐泡,顏色也稍偏灰暗,不若福鼎銀針的顏值高。但溫杯投茶,清雅的香氣斜著濃郁的花果香迎面而來,讓人有些猝不及防,輕啜茶湯,甘醇的滋味裹著奇異的果香攸然而來,讓人驚豔於這一杯茶湯,讚歎這青山秀水孕育的一甌政和白茶。

尋覓一甌政和白茶的驚豔

·END·

文 / 茶研客

圖 / 茶研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