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是什麼味道?這是我聽過最溫暖的答案!

在我什麼都不懂的時候,“過年”兩個字早已經根植在我心底裡。

我不清楚一年的時間有多長,只知道撕完一本日曆簿後換上新的日曆簿過年就不遠了,所以撕日曆,數日子,盼望新年的到來是一樁開心的事,也是一種美好的嚮往。

除夕飯後,驅車回家,道路兩旁的商場把夜晚照得通紅,車子開出很長一段時間,一路上冷冷清清,地也乾乾淨淨,偶爾有幾輛車子疾馳而過。環顧四周看不到熙攘往來的人群,抬頭望不到燦爛的煙花,側耳聽不到噼啪作響的的鞭炮聲,低頭聞不到爆竹特有的硫磺味。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外面的世界依然寂靜無聲,不免有點失落。

我仍然固執地想難道這過年的煙花、爆竹真的就從此在我的周圍銷聲匿跡了嗎?這個與我小時候有著魂牽夢縈的春節就此悄然滑過?

年味是什麼味道?這是我聽過最溫暖的答案!

思忖之間,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歡快有趣的過年情景。

那時生活過得很艱苦,平日裡恨不得一隻鹹蛋分兩天吃,到了除夕那一天,我可以放開肚皮大吃大喝不受限制,尤其是年夜飯,那些菜都是平時讓我饞涎欲滴的,我幾乎是迫不及待的坐上桌,一直吃到肚子吃不下為止。

年夜飯後,我就可以和哥哥姐姐興高采烈的拿起火柴、菸頭、鞭炮,不管是下雪還是颳大風,我們都會陸陸續續簇擁在街口,三五成群圍在一起燃放炮仗,點燃炮仗後立刻捂著耳朵躲得遠遠的,為了提高爆炸聲的音響效果,我哥還想出一個辦法,在炮仗上面支撐起一個空罐,當炮仗被點著後衝向天空時,空罐也隨即被帶上天空,發出震耳的轟鳴聲,樂得我們遲遲不肯回家睡覺。

年味是什麼味道?這是我聽過最溫暖的答案!

當街頭巷尾響起持續的炸雷般的爆竹聲時,我們日夜期盼的新年宣告到來了,我們歡呼,跳躍,玩耍……最後在父母聲聲地催促下回家上床睡覺。

回到家,讓人更驚喜的事出現了,床頭上有新衣服,床下還有一雙嶄新的鞋,我兩眼頓時放光,貪婪地撫摸著新衣服,立刻有了想穿起來的衝動。要知道我們平時穿的衣服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大哥穿不了的衣服二哥穿,二哥穿不了的衣服接著我小妹穿。

年味是什麼味道?這是我聽過最溫暖的答案!

年初一的清晨,被對面老虎灶老闆燃放的爆竹聲驚醒,拉開窗簾一看,天依然是黑的,我強壓著內心的激動繼續閉眼,好不容易等到了天亮,迅速穿上了新衣新鞋,衣兜裡裝滿了糖果瓜子,還有我愛吃的山芋幹,滿滿的一衣兜都要竄出衣服外面來了!

跑到堂屋,兩三下吃完了母親做的湯圓,嘴裡邊嚼邊往外跑,手裡緊握著壓歲錢,夥著兩三個小夥伴們來到繁華熱鬧的街上,到那兒一看,已經是人山人海擁擠不堪,男女老少穿著新衣,臉上露出笑容,小商販的攤位擠在商店門前一溜排開,令人讒眼的商品還高掛在竹竿上。

年味是什麼味道?這是我聽過最溫暖的答案!

我嘴裡嚼著奶糖,蹲在門檻上,看那些打扮得漂亮的姑娘,她們穿的中式對襟衣上有什麼新花樣?門襟上的鈕釦盤的什麼花形?是葫蘆形的盤扣還是雲形的盤扣?是用原布料做成的還是絲絨布做的?

等我欣賞夠了,我就跑到小攤販前選上一塊心儀的手絹,挑上兩隻漂亮的髮卡,如果還有餘錢的話再買上一隻洋泡泡,一般我不會買洋泡泡,怕洋泡泡爆了我會心疼的。買完了,心滿意足的我開始鑽到人群堆去了,看猢猻變把戲,聽蘇北人唱淮劇,或者是付上一分錢看看西洋鏡過過癮。

初二隻要不下雨,再冷的天也要到城隍廟逛一圈,擠廟堂,拜大佛,過曲橋,看魚遊,我還會很有氣度的買上一包五香豆,在南翔小籠店前來回走上兩遍滿足一下鼻福。

春節那幾天,我不是在家裡吃大宴就是到外婆家,或親戚家裡豪吃豪喝一點都不矜持,然而,肆意任性地大吃大喝,一不小心我就會犯瀉病,只能愁眉苦臉待在家裡不敢出門,媽媽就點著我的鼻頭說“你個貪吃鬼!”

年味是什麼味道?這是我聽過最溫暖的答案!

過完年,我們依然過著節衣縮食緊緊巴巴的日子。但只要回想起節日裡的無憂無慮,這日子就有了盼頭。

隨著年齡的增加,閱歷漸深,很多事情會看淡,好奇心、好鬥性也逐年漸弱,小時候發生的事情卻記憶猶新,念念不忘!

現在雖然年味淡了,但一到這個節日,兒時過年的情景仍然浮現眼前,兒時的年味像樹根,深扎大地風吹雨打難以撼動;兒時的年味像煙花綻放,絢爛無比銘記心間;兒時的年味像酒心巧克力,醇香濃郁回味無窮。

年味是什麼味道?這是我聽過最溫暖的答案!

*本文圖片來源於“東方IC”,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東方IC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