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迷回憶錄:我國引進的一型空地導彈,救了人家一個產業

本世紀初期,我國在購買蘇30MKK的同時,引進了Kh-59M空地導彈,結束了空軍戰鬥機沒有中遠程對地精確打擊武器的歷史。

軍迷回憶錄:我國引進的一型空地導彈,救了人家一個產業


Kh-59M由Kh-59型改進而來。Kh-59導彈於1973年開始研製,1980年裝備部隊,1991年在迪拜航展首度公開。該型彈長5.1米,彈徑0.38米,翼展1.26米,彈重800千克,戰鬥部150千克,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高空發射時射程可達60千米。

軍迷回憶錄:我國引進的一型空地導彈,救了人家一個產業


該導彈的外形比較獨特,彈頭前部為半球形的光學窗口,其後為4片較小的安定面,尾部的翼面呈梯形,在地面掛彈或維修時,為掛彈方便和防止碰撞損壞,一般把4片後翼面折疊起來。Kh-59的動力系統也比較特殊,它的彈體後部裝有一個固體火箭助推器,導彈發射後先點燃助推器脫離發射架,助推器燃盡後脫離導彈並點燃主固體火箭發動機,續航發動機的尾噴口在控制翼的單體兩側。導彈採用無線電指令加末端電視制導的複合制導模式,彈尾裝有後向數據鏈接收天線,導彈發射後利用機載APK-9型數據鏈吊艙由導彈操作手直接遙控導彈。

軍迷回憶錄:我國引進的一型空地導彈,救了人家一個產業


軍迷回憶錄:我國引進的一型空地導彈,救了人家一個產業


Kh-59M主要改進的是動力系統。它取消固體火箭發動機,在後端彈體下加裝了渦輪噴氣發動機,移出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的單體空間用來增加燃料和戰鬥部的裝藥。另外,彈長增至5.6米,射程也增至115千米,防區外打擊能力進一步提升,制導方式仍為無線電指令加末端電視制導的複合制導模式。

軍迷回憶錄:我國引進的一型空地導彈,救了人家一個產業


軍迷回憶錄:我國引進的一型空地導彈,救了人家一個產業


作為引進蘇式戰機的配套項目,我國購買了大量的Kh-29短程空地導彈、Kh-59、Kh-59M中程空地導彈,還有後來的Kh-59MK遠程反艦導彈,數量估計在1000-2000枚。如果不是我國海空軍的購買,估計俄國人的這個項目早就完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