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民办学校要先有质量?

学校最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一是老师、一是学生、一是课程。一个地方,只要有这三个要素,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学校。一个地方,这三个要素中缺了其中任何一个,就称不上学校。这三个要素都好,就可以称之为一个好学校,只要其中一个要素质量不高,就称不上是一所好学校。

这三个要素,既是学校办得好不好的证明,同时又是办好学校的资源。其中生源,则是其中一个最为特殊的资源要素。学生既是学校的服务对象,又是学校的办学资源。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生源好的学校,越办越好,生源不太好的学校,很难办好。这里面确实有“好材料好打造精品”的原因,但也还有“好生源创造成才环境”的原因。

在学校,学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有的时候甚至比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还大。比方说,好的学校学生上进心强。学生的上进心,一是家庭教育的成果,一是教师教育的成果,但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特殊的效果。一个普通的学生,在一群上进心非常强的群体中,也会变得越来有上进心。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学生,在一群上进心不强的群体中,可能就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上进心。学生在学校里,不但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见识、价值观和气质,同时也从同伴那里获得知识、见识、价值观和气质。这就是生源也是办学资源的含义。

生源对办好一所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有了好的生源,学校的许多事情就好做多了。问题是好的生源是如何来的?任何学校都有一个从初办到发展到高峰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生源不可能好到哪里去。这个从“生源一般”到“生源很好”是怎么变过来的?这才是我们每一所学校应该关注的。

为什么说民办学校要先有质量?

我的体会是:先有教学质量后有生源优化

几乎所有的民办学校都会面临招生压力。民办学校的招生压力一个方面来自政策,包括报考的前设条件,报考的程序,民办学校学生的出口限制等等,另一个压力就是民办学校是收费的,而公办学校是免费的,即使是公办高中学校,也是按成本收费的。所有民办学校的招生工作,都必须向家长和学生回答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到一个收费比公办学校高十几倍、几十倍的学校来读书?

唯一可能被家长和学生接受的答案是:这是一个质量更高的学校。于是,招生工作的本质性内容,其实是一个在短期内如何显现高质量,至少要显现高质量的可能。问题是,学校初办,质量还没有出来,又如何“显现高质量,或者显现高质量的可能”呢?这就是对于一些新办学校,或者质量还一般的学校,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办学初期,往往是一所学校最困难的时期。这个时期可以说要什么没什么,凭什么你可以赢得家长和学生的信任。对于民办学校来说,大部分民办学校,就是死在创校初期这一段时间。有些学校通过种种努力,没有彻底关门,但这个时期由于生源问题给学校造成的一些损害,要多少年的艰苦努力才能消化掉。

向家长和学生提供“教学质量预期”的证明

照我看来,新办学校要想优化生源,关键在于对家长和学生提供一种称之为“教学质量预期”的东西。

什么叫“教学质量预期”呢?简单一点说,就是让家长和学生对你们的教学质量充满信心。问题是最后的结果尚未出来,你怎么证明你的教学质量?怎么能让家长和学生对你的教学质量有信心呢?

实际上,教学质量具体体现在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上,但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呢?第一是教师,第二是学生群体,第三是学校的管理。现在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还没有出来,但决定学生的考试成绩的这三个要素,却先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存在。甚至学校还没有开学,但这三个要素却可能已经存在。因此,所谓让家长和学生对你的教学质量有信心的问题,就是一个证明你的师资是最强的、你的学生群体是最优的、你的管理是最严的事情。而这三件事,即是在创校初期,也是可以证明的。

例如,在师资方面,创校初期,应该将区域内知名的教师,尽可能多地引入学校。最好是各个学科都有,至少主要学科、考试学科一定要有。在这方面,应该不惜代价。如果实在做不到,则要将当地的名师以“工作引进”的方式,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

还例如,学生群体的优化。学校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控制招生名额,决不滥竽充数。少而精,是刚开始招生的学校在招生方面的基本原则。

最能够大做文章的是学校的管理。第一是校长的宣传。一个学校管理将会怎么,可以从校长的履历中看得出来,应该大力宣传校长过去在管理岗位上的成就。第二是可以借用集团的力量。现在许多学校都有集团化办学的背景,应该大力宣传集团在教学质量方面的优势。第三可以以联合办学的名义,借用知名教育品牌,比如大学附属学校的名义,增加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信任。

举全力打造学科品牌

学生招来了,应该迅速兑现招生的时候对家长和学生的教学质量承诺。如果不能迅速兑现质量承诺,即使招来的学生,也可能流失。

教学质量的显现是有一个过程的,因为这个时间又不可能太短。怎样才能既能最大程度显现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时间上又相对不那么漫长呢?我们的经验的是抓学科品牌的建立。

为什么说民办学校要先有质量?

教学质量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学生各门学科、各个方面的全面成长。这确实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对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要求也极高。但是,我们暂时不能全面显现各门学科、各个方面的教学质量,但我们能不能显现某一门、某几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呢?

充分发挥核心教师的作用

我们在短时期内全面建设好一支过得硬的教师队伍确实有点困难,但我们在一定时期内集中经营好某一个学科、某几个学科的教师团队,则是有可能的。

这里的关键是某一个学科、某几个学科要有核心教师。核心教师是激发学科团队力量的发动机。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核心教师,一支本来平凡的团队突然就有了亮点,有了聚焦点,原本分散的不同的教师,他们的特点突然就有了周密设计、分散布局的意义,就有了相互配合的意义,就有了整体的优势。

即使对核心教师,我们也不一定要求他各方面的能力都是一流的。在办学校初期,为了尽快地显现学科品牌,我们可以抓这样的核心教师的某一个方面,来突显教学质量。例如,某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方面有一定的造诣,我们可以让这位老师在短期内集中辅导学生,以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向学校呈现我们教学质量。例如,某数学老师在编制考试试卷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安排这位老师连续编制高质量的系列模拟试卷,在短时间内产生一定的影响。

积极参加各类竞赛

一般来说,中考、高考这样的教学质量证明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但是各类竞赛却随时都有。实际上,不管是家长还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都非常看重竞赛成绩。学校可以迅速组建各类竞赛集训小组,组织尽可能多的学生参赛。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师资力量不够,经验不足,可以外聘专家参与。

申请课题或课题基地学校

相对参加中考、高考这样的活动来证明教学质量,申请课程或课题研究的基地学校,则要容易得多,时间也会宽松得多。但是,一旦某学科或学科教学的某个方面,申请到一定层次的课题,或基地学校,则对家长和学生是一种暗示,我们学校在这一个方面,在一定区域内是有优势的。同时,也是学校当局的一种表态,我们将在这一个学科或教学的这一方面,重点支持的。

以上这些措施,都是学校建设品牌学科的有效办法。在办学初期,学校要向家长和学生证明我们的教学质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本来就不多,以上措施,既是一种向家长和学生传达一种教学质量的信心,同时也确实可以在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总之,在办学初期,学校应该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资源和力量,尽快显现出自己在抓质量的决心,尽快显现自己有提高教学质量的实力,这往往是下一轮招生中最有效果的宣传焦点。同时,我们在实践中做的这些工作,也会成为家长的口碑,会有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

当然,等到有一天,我们的这些工作,确实证明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一流的那一天,我们的招生工作就会顺畅得多。需要特别说明的,抓教学质量,并不是仅仅是为了招生,抓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本分,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但是在办学初期,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生源问题,但我们又尚未具备显现教学质量成果的可能,在这种特殊历史条件下,我们可以把我们抓教学质量所采取的一些手段,一些措施,大力宣传,向家长和学生直接呈现,以增加教师的责任感,以增加家长和学生的信心。实际上,这本身也是抓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