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這些“形態”是上漲中繼,後期還要漲!(附股)

大家好,我是範博,專注於研究和分享股市《主力行為學》,下面這篇文章,和大家詳解了K線圖的中繼形態,既有機會也有風險,希望對你學習股票有幫助!

乾貨!這些“形態”是上漲中繼,後期還要漲!(附股)

K線圖的中繼形態

關於K線圖的頂部形態,我們已經做了深入的瞭解,譬如頭肩頂、雙頂等等。這些頂部形態,在“形”上可能有一些差異,但是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主力出貨留下的痕跡。底部形態基本和頂部形態對稱,如頭肩底,雙底等等,同樣,這些底部的形態,頭肩底也好,雙底也好,平底也好,圓弧底也好,都是主力主動性的進場留下的痕跡。在學習形態的過程中,我們從《主力行為學》的角度出發,看到的是K線圖的博弈,看到的是主力的意圖,不管他最後形成什麼樣的形態,我們卻看不到他的形態,這才是學習形態的最高境界!

除了頂部形態和底部形態,還有一種形態叫做中繼形態。顧名思義,中繼形態是在上漲或者下跌的中途形成,因此又分為上漲中繼和下跌中繼。中繼形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楔形”形態(楔子,木匠用來填充縫隙的材料,一頭大,一頭小),其他的還有三角形,矩形等中繼形態,實際上就是楔形的變形。楔子收斂得特別小,高點和高點聯線,低點和低點聯線交叉,成為三角形;幾乎不收斂,高點和高點聯線,低點和低點連續平行,成為矩形。

乾貨!這些“形態”是上漲中繼,後期還要漲!(附股)

傳統的技術分析,對“楔形形態”的研究非常考究,“下降楔形”甚至被認為是一種“中期介入”的 信號!從“主力行為學”的角度講,楔形形態的整個波動過程,也很好的反映了市場多空力量或者主力行為的變化!

傾斜角度向下的楔形稱為下降楔形。盤面表現為,股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上漲以後,股價開始回調,在回調的過程中,振幅越來越小,成交量越來越小,最後收斂成為一個“楔子”形狀,收斂得特別小,高點和高點聯線,低點和低點聯線重合,成為下降三角形;幾乎不收斂,高點和高點聯線,低點和低點聯線平行,成為下降矩形。在這個形態中,技術面上的核心有三點:(1)、上漲回調、(2)、振幅越來越小、(3)、成交量越來越小

乾貨!這些“形態”是上漲中繼,後期還要漲!(附股)

正是這三個盤面特徵,決定了下降楔形,是一個“上漲”中繼形態後市看漲,為什麼呢?首先,上漲回調,是非常正常的,最讓我們糾結的是這個回調是出貨還是洗盤?在上一節講的頭肩頂中(見上一節),第三步的回調是放量回調破前高,這一步就已經走爛,而在這個下降楔形中,振幅越來越小,沒有大起大落,成交量越來越小,說明沒有明顯出貨......因此,這樣的下降楔形,是典型的“洗盤”留下的形態......

傾斜角度向上的楔形稱為上升楔形。盤面表現為,股價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下跌以後,股價開始上漲,在上漲的過程中,振幅越來越小,成交量越來越小,最後收斂成一個“楔子”形狀。在這個形態中,盤面上有三個核心:(1)、下跌後上漲;(2)、振幅越來越小;(3)、成交量越來越小。

乾貨!這些“形態”是上漲中繼,後期還要漲!(附股)

同樣,這三個盤面特徵,決定了上升楔形為“下降”中繼形態,後市還要跌,為什麼呢?首先,下跌後上漲,非常正常的事情,關鍵是我們不知道這個上漲是反彈還是反轉?在向上波動的過程中,振幅越來越小,成交量越來越小,反映的就是上漲越來越乏力,力量越來越弱。這樣的上漲,是典型的反彈上漲,楔形結束以後,還要下跌。

由此可見,通過對楔形形態的盤面分析,我們知道楔形形態實際上反映是市場重要的主力行為:洗盤還是出貨,反彈還是反轉。因此,楔形形態可以作為我們技術分析的重要參考。當然,“形態學”千變萬化,是股市中一個重要的流派,還有很多流傳很廣的書籍,我們用短短三個篇幅來介紹,看起來很膚淺,很微不足道。但是,方法不對,努力白費,研究形態學,最後看不到形態,能夠看出後期走勢,這才是研究形態的最後目的!

強調下,這本深入揭秘主力不傳操盤秘訣的精品書《主力行為學》是送的,關注、私信回覆:領書,免費領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