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圖已繪就,未來更可期—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解讀

隨著財稅【2019】13號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第2號和第4號第5號的出臺,對於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已經大頭落地。

藍圖已繪就,未來更可期—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解讀

說明一下,2019第5號公告《關於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地方稅種和相關附加減徵政策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我們沒有去做專題的解讀,因為這裡主要涉及地方稅種,在財稅財稅【2019】13號第三條:“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以及宏觀調控需要確定,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以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徵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佔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從這一條可以看出地方政府有很大的自由度,減不減,減多少,如何減,有效期等等一系列的政策權利均有地方政府說了算,各地肯定會因經濟不一樣各有不同。要注意的只有兩點一是隻要不超過50%的幅度都行,這是上線,而且是“可以”不是必須,就是說有可能地方政府根據自己的經濟發展決定不減也是可以的,所以企業在做預測的時候,沒有看到政府文件的話,這一塊不能直接列入計劃;二是上面說的很清楚,只適用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所以,各位企業家朋友們,需要轉登記的抓緊了。

言歸正傳,隨著財稅【2019】13號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第2號和第4號第5號的出臺,對於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已經大頭落地

緊隨著這三個主要減稅文件的是財政部於2019年1月23日舉行新聞發佈會,發佈2018年財政收支情況,並回答了與會記者提問。我們重點關注一下減稅降費方面。

藍圖已繪就,未來更可期—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解讀

藍圖已繪就,未來更可期—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解讀

中國證券報記者:

能否介紹一下2019年減稅降費安排?

徐國喬:

2019年,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全面落實已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的同時,抓緊研究更大規模的減稅、更為明顯的降費。

1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出一批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措施,包括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準並加大所得稅優惠力度、提高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徵點、對部分地方稅種可以實行減半徵收、擴展初創科技型企業優惠政策適用範圍。這些政策堅持三個原則,而且以後我們的措施也會按照這三個原則來做:一是突出普惠性實質性減稅,二是實打實、硬碰硬,增強企業獲得感,三是切實可行、簡明易行。這是今年減稅降費的重要內容,也是更大力度減稅的重要體現,有利於降低創業創新成本,增強小微企業發展動力,促進擴大就業。1月17日,我們會同稅務總局印發了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操作文件,併發布了有關政策解讀。後續我們將會同稅務總局等部門切實將政策落實到位,並指導地方做好相關工作,推動形成穩定積極的預期。

另外,我們還將深化增值稅改革,繼續推進實質性減稅;全面實施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落實好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減輕居民稅負;同時,配合相關部門,積極研究制定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進一步減輕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負擔。相信隨著更大規模減稅和更明顯降費政策的逐步落地,將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解讀: 從徐國喬的講話中可以看出,這一批大規模大幅度的減稅名字叫“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措施”,這是已經落地的,他說“另外,我們還將深化增值稅改革,繼續推進實質性減稅”,說明還有減稅措施,正在研究中。回顧2018年經濟工作會議: ” 宏觀政策要強化逆週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時預調微調,穩定總需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 “要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以及2018年末的財政工作會議提出的“在減稅降費方面,明年實行普惠性減稅和結構性減稅相結合的辦法,重點減輕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我們認為:

一、 下一步肯定還有減稅政策出臺。

二、 下一次的減稅政策可能就是結構性的減稅政策了。結構性減稅就是"有增有減,結構性調整"的一種稅制改革方案,是為了達到特定目標而針對特定群體、特定稅種來削減稅負水平。"結構性減稅"一詞首次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始自2004年的稅制改革。結構性減稅的核心內容固然是減稅,但將"結構性"與"減稅"聯繫在一起,提法相對較新,其背後有特殊含義。結構性減稅有別於全面的減稅,是針對特定稅種、基於特定目的而實行的稅負水平消減,結構性減稅還有別於大規模的減稅,所實行的是小幅度、小劑量的稅負水平消減,因此是"有限度"的減稅主要是從優化稅制結構、服務於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著手。

三、 下一步的結構性減稅,可能在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領域、節能減排、科研支出等一些特殊領域特定模塊。

四、 不要光盯著傳統意義上的稅,還有“費”呢。他說“配合相關部門,積極研究制定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進一步減輕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負擔”,結合經濟工作會議和財政工作會議不斷提出“減稅降費”,現在減稅已經開始,降費還在空中。自從2018年決定社保費移至稅務部門徵收以來,企業一片哀嚎,企業承認社保一直繳但很少有足額的,足額算下來的話32%的五險至少5%的一金,就去掉接近40%的用工總額,已經讓用工越來越貴的企業不堪重負來了,所以“降費”也是下一步的減輕企業負擔的重頭戲,而且這個可真的普惠喲,所以用工單位都會受益。

最後,再次提醒一下,這些大幅度優惠政策出臺以後,一是後期可能會有“補丁”,修補在出臺政策時沒有預計到的一些問題,需要隨時關注。二是稅務機關會有更加嚴密和嚴格的管理措施,千萬不能不能違法,否則後果很嚴重。

以上就是我們對財政部稅政司巡視員徐國喬講話的解讀。

想更多瞭解,請更多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