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熊孩子,媽媽每天背20多斤的包上下班!現在當媽也太難了吧

1月17日,地鐵3號線沌陽大道站務員接到一位好心乘客拾到的“特殊”揹包——

重達二十多斤的包內裝有電子手錶、遊戲機、iPad等各類電子設備。

失主葉女士稱:“每天揹著二十多斤家當出門,都是為了防止熊孩子在家玩樂”。

“寒假揹包”裡全是電子產品

17日傍晚6點左右,正值下班晚高峰,地鐵3號線沌陽大道站廳,站務員接到一名好心乘客在車廂內拾到的一隻灰色雙肩揹包。

“包內有電子手錶、iPad、遊戲機、筆記本電腦和兩部手機”,當班值站員程浩查看時發現,包內全部都是電子產品。在工作人員的配合下,十幾分鍾後,程浩尋到了失主葉女士,幫其找回了這隻有著“特殊”意義的揹包。

為防熊孩子,媽媽每天背20多斤的包上下班!現在當媽也太難了吧

包內的部分電子產品

原來,失主葉女士的兒子12歲,最近正在放寒假。擔心他獨自在家沉迷上網,葉女士索性把家中全部供娛樂的電子設備都清點出來,每天上下班不畏重負帶進帶出,揹包裡的物品價值加起來超過5萬元。葉女士稱:“要不是好心人和貼心的地鐵工作人員,這損失就大了。這些東西,都是為了不讓熊孩子在家玩遊戲,每個暑假、寒假,我都是這樣揹包外出。”

把電子產品背出門 孩子作業完成率最高

“我這方法看著笨,但可是經過實踐總結的最佳辦法”,葉女士告訴記者,“以前,我還試過只背路由器出門,可到家發現熊孩子連單機遊戲也能玩半天。把可娛樂的設備全掃光,作業的完成率是最高的”。

當記者問起為什麼不直接設置密碼,葉女士說:“簡直就是一部和熊孩子鬥智鬥勇的累心史。熊孩子太狡猾,過去設置過密碼,他不僅猜中了,還偷偷加進了自己的指紋鎖。再者,這些物品都是孩子的,平時上學時還是正常使用的,

只要每天的作業按時完成了,還是要讓他玩下的。

為防熊孩子,媽媽每天背20多斤的包上下班!現在當媽也太難了吧

葉女士在一家國企上班,同事中像她這樣出奇制勝的家長很多,“有人背充電電源出門,有人出門斷網,就差背電視了”,她說,“都是些督促熊孩子們自覺的手段,比起工作了一天下班回家還要陪孩子雞飛狗跳趕作業,寧可負重出門”。

為防熊孩子,媽媽每天背20多斤的包上下班!現在當媽也太難了吧

網友評論

songjunying03 :哈哈,和我一樣,我小孩的手機我現在放在辦公室裡。若放在家裡,無論怎樣他都找得到

LEE_Hzh :我媽都是回家摸一摸電視看看發不發燙。

為防熊孩子,媽媽每天背20多斤的包上下班!現在當媽也太難了吧

bibibibin9 :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爸媽

為防熊孩子,媽媽每天背20多斤的包上下班!現在當媽也太難了吧

阿摩你摩你:記得小時候我爸都是直接給我斷電的,後來小學我開始了第一次電工實踐

紅顏沒:我同事上班帶著家裡的網線

◆ ◆ ◆ ◆ ◆

為了不讓孩子沉迷遊戲,這位媽媽也是很拼了。

這樣的事情可不是個案。

寒假到了,孩子們沉迷遊戲的事情層出不窮,難壞了各位家長們。

孩子熬夜打遊戲 眼睛老化如老人

11歲的學生小辛媽媽眼裡算是個好孩子,雖然小辛學習成績不優秀,但很努力,每天放學就關進小房間寫作業背課文,吃飯喊他都喊不出來,學習勁頭很足。

前段時間,下雪天深夜,小辛媽媽怕他睡覺踢被子著涼,摸黑進了小辛房間,想要給他蓋好被子,發現這孩子把頭埋進被窩,被窩裡還時不時有動靜,一揭開被子才發現小辛正拿著手機玩遊戲。小辛媽媽當時把手機沒收了。

結果,小辛每天一到看書寫作業時就喊著眼睛痛得睜不開。經過檢查,這名11歲孩子的雙眼瞼板腺老化程度堪比五六十歲的老人,而且已經無法恢復了!

家長不讓上網,孩子離家出走

寒假剛剛開始,棗陽市一少年在家裡留下一張便條後不知所蹤,急壞了家人。

1月20日晚9時許,襄陽鐵路公安處襄陽車站派出所民警在夜間巡查時,發現一名少年蜷縮在售票廳的角落裡,凍得瑟瑟發抖,身邊沒有任何行李,也沒有成年人陪同。民警試圖瞭解他的情況,但少年一直沉默不語。幾經勸說,少年同意跟著民警到辦公室取暖。

後經民警耐心開導,少年才向民警道明詳情。原來,他叫小寧(化名),今年13歲,棗陽市人,平日裡愛玩網絡遊戲,在某網絡平臺開了遊戲直播,嚐到賺錢的甜頭。上學期間,老師和家長都管得緊,終於等到寒假,他以為可以好好過一下游戲癮,順便賺些錢,沒想到媽媽給自己報了假期補習班。小寧很生氣,給媽媽留下一張便條後,離家出走。

為防熊孩子,媽媽每天背20多斤的包上下班!現在當媽也太難了吧

離家時,小寧身上只有50元現金。他買了一張到襄陽的汽車票後,身上只剩下不到20元。他沒錢住賓館,只好在火車站售票廳避風,準備休息一下,通過網絡直播掙錢。

所幸,在百餘公里外的襄陽火車站,鐵路民警發現少年的身影,送他與家人團圓。

寒假拼命上網 少年險些腎衰竭

15歲的小譚是武漢某中學學生,因平日功課緊,家長管理嚴格,他很少有時間上網。只有節假日,才能上網玩遊戲。

因此,小譚抓緊寒假時間,在家盡情玩遊戲。除了吃飯、睡覺,每天至少有8個小時,他都坐在電腦前不動彈。慢慢地,小譚察覺到自己四肢無力,不怎麼舒服。因為尚可忍受,他並沒有太在意。

為防熊孩子,媽媽每天背20多斤的包上下班!現在當媽也太難了吧

直到一天,他感覺小腿疼痛難忍,連路都不能走。家人得知此事後,當即將他送往醫院就診,經過檢查發現,小譚的肌酸激酶指標超過正常上限值7倍,險些患上腎衰竭!

所幸,因救治及時,在經過幾天的護腎治療後,小譚順利出院返校。

◆ ◆ ◆ ◆ ◆

如此種種,家長們都很頭疼:到底怎麼能讓孩子遠離“沉迷遊戲”?

一位媽媽分享了她的做法:

約法三章!

玩遊戲可以,但要約定時間和規則,一旦違反,要承擔違約責任。

它會讓孩子更有參與感,孩子在完成約定時會更有積極性,成功率也更高。與父母強加給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會覺得約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對他自己參與制定的方案有更強的執行動力。

為防熊孩子,媽媽每天背20多斤的包上下班!現在當媽也太難了吧

  • 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行為。比如:一天玩手機不能超過1個小時,玩手機必須是在完成作業以後。目標要具體、明確,便於測量。相比“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太長”,“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超過1個小時”就更容易測量。
  • 目標具體、明確,孩子就更容易操作。要清楚地說明孩子完成約定可以得到什麼,和沒有完成約定將失去什麼。在此過程中,要少說“不”,多說“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約定,可以去看一場電影”,而不要說“如果你沒有完成約定,就不能看電影”。兩個說法意思雖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標的可能性就更大。
  • 要把約定書面化,並張貼在家裡的顯眼處,讓孩子和家長時時刻刻可以看到。當孩子完成了約定,哪怕是階段性的約定時,父母都要及時給與鼓勵。當孩子沒有完成約定,需要承擔的違約責任也絕對要承擔。如果不追究違約責任,約定就沒有絲毫約束力了。
  •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重“約法三章”的 “約”字。在達成約定的過程中,要儘量吸取孩子的意見。千萬不能把“約定”變成父母單方向的“命令”。

無論採用什麼方法,

家長和孩子的溝通,

是必不可少的關鍵

希望家長和孩子們

都能擺脫手機和網絡的束縛

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