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一直在聽“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原來是這意思?

“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農村三十歲還沒生子,就得幹到死了,想想30歲得子,孩子20歲了,自己也50歲了,還得各種為孩子忙活。在農村這種情況多不多呢?

這句話一直在聽“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原來是這意思?


農村相對城市來講,生活節奏慢,生活壓力小,20多歲的年輕人也有時間也有條件考慮結婚的事宜,不會受太多因素的影響一把情況下都是早婚早育。為啥農村不多,因為農村孩子能通過上學改變自己命運的人目前仍算少數,更多的孩子是上到中學就輟學,這造成他們成家時年齡非常小,而且在農村還流行先辦事後領證,為什麼流行這個,其實也是因為男女雙方大多未到法律年齡。

所以一般在農村,20歲左右就結婚的人特別多,3年這樣生孩子,不然就會被村民笑話,家裡也會催。當然,由於現在農村男女比例失調嚴重,找不到媳婦的農村男青年越來越多,年齡大點的未婚男青年可能會比以前多,但超過25歲還沒結婚肯定會特別少。

這句話一直在聽“三十不立子,一直累到死”,原來是這意思?


但是現在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對於學歷也要求越來越高,大學畢業就到二十二三了,如果大學沒談戀愛的話,外面工作了,又得要一定經濟基礎,人家姑娘才願意和你戀愛。要結婚還得買房買車,而農村出來的孩子家裡的經濟都不是很好,不願意再讓父母操勞,很多人一晃都到三十了。只能說現在農村出來的孩子越來越不容易了,你們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